一零中文网 > 始于民国三十四年的邂逅 > 第102章 暗战,一团和气

第102章 暗战,一团和气

作者:子雨霏霏如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始于民国三十四年的邂逅 !

    夜深人静的时候,季沫也会反省:自己是不是杀戮过重?有的时候,感觉到胸中似乎有一种近似偏执狂暴力,那股力量可以摧毁一切,那股力量也让自己感觉到无名地害怕,害怕没办法控制它!

    季沫望着窗台上的月色,那古色古香的田野里的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多想置身其中,在一片庄稼中,大自然的绿,大自然的粉红,大自然的枯黄,都充满韵味。

    牵一条狗,走过成片成片的庄稼和树林,只为寻找一丝野物的踪迹,并不求有所获。在暮色里,有一个人立在夕阳的余辉下,映衬着那屋檐下她的素装与静美,目光如秋水,向他招一招手。

    炊烟升起,诗书烟茶之外,农家闲话也富有余味。不需要深情的对话,只是彼此眼眸的凝视,便是时光里美好的注脚。

    他想起了云裳,他也想起了叶止止,也想起了穆平莎。

    他点起一支烟,吸一口,书房便充满了烟草味。他立在窗前,面对夜色,心境却无法如夜色一样波澜不惊,可是,他又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思考什么?

    空无,是他当前最大的敌人!

    他回到卧室,赵芳的呼吸声均匀地响着。

    他明白,他所处的权斗,众人的名利之争,其实在时间的长河里都没有实质的意义!

    当他躺在床上的时候,他发现,人格外地清醒,有所思,却又似乎无所思。他想起了邬山寺,他想起了空空仙人,他想起了硝烟,那想起了那些追随他却没有走下战场的兄弟们,而自己,——也将被时间掩埋。

    ——那么,我们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他追问自己,却得不到一个最终的,让他自我信服的标准答案。

    赵芳醒来的时候,觉得天色还早,便轻手轻脚地起了床。到中午的时候,季沫依然没有起床。赵芳进去看的时候,见他依然睡得很熟,就没忍心叫道。

    午饭快结束的时候,季沫才醒过来,他入睡的时候,鸡都叫了几遍,所以也就起得晚了。

    季沫洗漱完来到客厅,一眼便看见来了人,惊讶地叫道:“叶小姐——”

    “怎么,才起床?”叶止止笑着说道,“该不会是我们聊天吵醒你了吧?”

    “该起床了。”季沫在叶止止对面坐下来,“再睡,那就真得不成样了。”

    说话间,秋水把季沫的早餐端了上来。季沫招呼叶止止吃饭,叶止止说:“我就是在你这用得午餐,刚吃过,你赶快吃你的早餐吧。”

    两人相视一笑,季沫便不再客气。

    季沫吃完饭便打算去军营,叶止止说她也得离开了,便起身与季沫一道往出走。

    “怎么今天想到到这里来了?”季沫走出大门,顺口问道。

    “路过,就进去看看啰。”叶止止说,“最近怎么样?”

    “还是那样。”季沫从叶止止的眼睛里看到了她的关心,“你呢?”

    “也是那样。”

    两人相视一笑,过多的语言,在这种场景反而成了点缀,甚至多余。有一种默契,叫心照不宣。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当将军了,你想干什么?”叶止止看着脚下一块小石子,那仿佛是旧时时光的馈赠。

    季沫看向街道的远方,是啊,那个时候想干什么呢?

    “窗下读诗,屋檐下听风,黄昏下荷锄行走在田野小道上,月明星稀时与爱人一起裳时光嘀嗒的声音。”

    季沫所勾勒了的画面,让叶止止无比憧憬,这么多年了,他依然有着少年时的情怀。只是,她不知道,他所谓的“爱人”是否已经有了新的选择?大概吧,毕竟他已记不起曾经的她。

    “可是,——”季沫看着云裳,“也许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在了。”

    “你说什么呢!”叶止止抓住季沫的手,似乎一松开,他就会消失。

    季沫并没注意到叶止止情绪上的巨大变化,“现在双方都在争夺东北的主动权,战争全面铺开是迟早的事。”季沫轻轻地拍了拍叶止止的手,“这一次,我大概是无法从战场上抽身而退了。”

    “季沫,你可以选择另一路走啊。”

    季沫微微一笑,以此掩饰自己心中的苦涩,“止止——”叶止止望着季沫的眼睛,静着他话语,“如果某一天,你路过我倒下的地方,会不会种上一束花。”

    “不会!”叶止止十分干脆地说,“云裳也不会。因为——”她心疼地看着季沫的眼睛,如果不是在这公众的场合,她的眼泪大概早就掉下来了,“我们都只愿你活着。”

    哈哈哈——。季沫爽朗地笑起来,“我只是假设一下,不必当真。”

    “假设也不行!”叶止止轻轻地拍一下季沫的手臂。

    他点燃一支烟,深沉地吸一口,“准备去哪里?”

    “回家。”

    “刚好我们还能一同再走一阵。”

    叶止止这才松开季沫的手。

    “你读过你爱尔兰亲戚写的一首诗吗?叫《当你老了》。”

    叶止止一下子反应过,季沫在开她的玩笑,她也不生气,“我是叶止止,人家是大诗人叶芝,什么亲戚吗?想不想听?”

    季沫点点头。

    叶止止便记诵起来: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你弯下了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叶止止回到家里,见袁崇正准备出门,她便叫住他。

    “干什么去?”叶止止发现袁崇一脸的心思,她其实挺心疼他的,心疼他以前只看到了当官的权势与威风,——他渴望那权势与威风,现在还没有得到,却不得不面对前往途中的痛苦!

    “出去办点事。”袁崇说。

    “稿子定稿了吗?记得让我先看看。”

    “还没有呢。”袁崇似乎显得有些着急,“不和你聊了,我还有急事要处理。”

    不待叶止止再说话,袁崇就快步走了出去。

    伍自成对袁崇充满期待,可见面之后,他发现,袁崇的态度并不是太积极,这让他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表现在脸上。

    伍自成原本的计划,是让袁崇利用自己的报社刊登一篇关于季沫私自处理郑不识、郑为富的报道,从而使公众误认为,季沫是一个违法乱纪、恣意践踏秩序、颇有军阀作风的一名公职人员,抑即军职人员。

    袁崇说,他已让人写了几稿了,但是都不太理想;因为,报社的同仁已被一些莫名的人士警告,如果妄自报道此件事件,政府相关部门绝不放过捉笔者,包括捉笔者的家人。——其实,袁崇为了委婉地拖延这件事,他把同仁被警告的事进行了过大。

    “伍公子,你是知道的,这些拿笔的人,看起来舞刀弄墨,自有一番风骨——”袁崇用无奈的眼神看着伍自成,似乎在乞求帮助,“其实,一个个的,胆子比老鼠还小。实在不行,我抽空来听笔。”

    袁崇认为,这也许是与伍自成形成更好的联盟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然而,面对友谊,面对自己做人的底线,他却犹豫了,甚至是内心里的抗拒。

    伍自成从袁崇的话里话外,也明显地感觉到,袁崇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完全上心,他也不打算百分百地上心。

    此件事上,伍自成虽然对袁崇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但是,该有的暗示及施压,他是一样也没有缺。——可以让他的肉体闲着,但绝不能让他的心也闲着。

    伍自成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放弃这么一个污名化季沫的机会,最后,他把目光盯在了他父亲伍元庆的身上。他很清楚,他的父亲也算得上是姜公子的心腹,至少,他的父亲在有形或无形之间是向姜公子表过忠心的,对方也没有拒绝。

    伍元庆本就有意想借此机会给季沫一个下马威,别看上次他俩就这事最后还聊得似乎有某种共识,可是,暂时的和气并不代表就此放过对方。

    在伍自成的鼓动挑拨下,伍元庆最终下定了决心,要借助姜公子的力来敲打季沫。想到这里,他心里竟然有些莫名的得意。

    伍元庆专门抽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跑去向姜公子汇报工作,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空档,装做不经意的样子随口谈起季沫。

    “季沫这个军长,如果放在古代,那一定是个悍将。”伍元庆说,“杀伐果断,堪比刘寄奴,气吞万里如虎。”

    姜公子也不应话,心里冷静地审视着伍元庆,他知道伍元庆虽然比较忠于他,但这个伍元庆更像是个司马仲达。

    “姜公子。”伍元庆故意压低声音,“论行军打仗,这季沫是没得说;可是,我担心他是个现代版的魏延,脑勺后有反骨。”

    “是吗?”姜公子反问道,“那谁是诸葛亮?你?还是委员长?”

    伍元庆怔了一下,他完全没想到姜公子竟会有这么一问。回答委员长吧,是想咒委员长死得早?回答是姜公子,难道表示姜公子没法继承他父亲的政治财产,当不了委员人,只以为人臣?说成自己更不合适,难得想讥讽姜公子是个扶不直阿斗?

    伍元庆用手擦了擦额头,“姜公子,卑职失言了。”

    哈哈哈——

    姜公子笑起来,拍了一下伍元庆的肩膀,“你我都不是诸葛高,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记住,孙猴子在厉害,他也翻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

    “那是,那是。”伍元庆感觉,姜公子口中的那只孙猴子,其实也包括自己。

    “我此次来呢,是受委员长之命,要精诚团结所有力量,以本省为试点,探索金融改革的路子。”姜公子说,“伍主席——”

    “是!姜公子。”伍元庆唯唯诺诺应一声。

    “能否成功,这可全仰仗你呢。”姜公子说,“你资历深,名望高,见识广,办法多,只要有你的支持,没有不成功的道理的。”

    “有你坐阵,岂有不成功的道理。”伍元庆说,“我定当马首是瞻,效劳于你左右,绝不会有半点偏离。”

    聊天结束之后,伍元庆突然发现,在姜家父子的眼里,他不过就是一枚棋子而已,规不规矩,本不本分,标准就是有没有与他们一条心。一枚棋子,你就当好一枚棋子就行了,这便是最大的价值;如果,你偏偏要装得有智慧,甚至还想左右下棋的手,那要真是自寻死路。

    伍元庆离开后,姜公子却坐在沙发上沉思:他要想在江北省有所作为,离不开伍元庆;如果让季沫成为自己忠实的一员,无论是在江北省进行金融改革,还是回到金陵当他的“太子”,那都有极大的好处。

    姜公子很清楚,再大的忠诚,如果没有了制衡,任由其在权力的染缸浸泡,它的欲望也是会膨胀的。这也就是他虽然相信伍元庆,但却不能让伍元庆觉得,非他就不行。

    但伍元庆所说的话,虽然有一半是个人恩怨,但还是客观存在的。姜公子觉得,要在恰当的时候,让季沫意识到,如果不忠于姜家,不仅是他,连他的家族都会受到牵连。

    接到姜公子的邀约电话,季沫故意在电话里表现出一种高兴与兴奋,他连丝毫犹豫都没有便直接答应了。

    季沫很清楚,这哪是一顿饭,十有八九会是姜公子的“鸿门宴”。

    “季老弟,好久没见你了,在忙什么呢?”姜公子一见到季沫,就表现出老朋友的样子。

    “日常琐事,不值一提。”季沫谦逊地回答道。

    “听说你可上演了一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好戏。”姜公子笑道,“儿女情长,亦显英雄本色。”

    这句话,听进人的耳朵,真难分辨是夸奖呢?还是讽刺?

    季沫正思考姜公子这番话,仅仅是调侃呢?还是某种暗示:你难道想当吴三桂?

    “走,喝酒去。”姜公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