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84章 黄道婆

第84章 黄道婆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李有钱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说道:

    “老赵啊,这玩意儿就是劲大的很呢。只要把这模子做好了,‘咣当’一声,一次成形,一次到位。俺老李打了一辈子铁,从没如此轻松过。”

    “嗯,那是自然,咱们赵官家给的图纸那可是巧夺天工,我也不过是按图索骥罢了。”赵有礼看了看行朝方向,满脸崇拜地说着。

    “哈哈,如今短短不过十日功夫,我等光是铠甲就打造出五千余副铠甲,火绳枪也已经生产了有近四千支之多。”张有德也在一旁插嘴道。

    “老张啊,火炮情况如何?这玩意儿对于鞑子密集的人群那可是毁灭性的打击。”赵有礼不再搭理李有钱,对着张有德问道。

    “嘿,这玩意儿更好用,咱老张喜欢。已经有大型佛郎机炮三百门了!”张有德得意忘形地说道。

    “什么!这么多!你这狗日的挺能干啊!”李有钱、赵有礼两人难以置信地说道。

    为了提高武器产量,甚至赵有礼带领的木匠们都已经加入到生产之中。

    故而效率才如此之高。

    “滚,你俩狗日的才能干呢!”

    “可惜了,现在陛下并没有攻城的准备,要不然真想把陛下说的大将军炮搞出来。还有那种没良心炮,官家可是说了,这种炮一炮销魂的很呢。”

    “不过官家说的那种小炮,就是虎蹲炮那可就更多了,已经有六百余门了。”张有德摸了摸胡子,一脸猥琐地说道。

    “情况还是可以的,俺老李先回去干活了,别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三人简单的道别之后,各自回去忙碌起来。

    而高潜则带着千余名族人船匠们,日夜忙碌着改建战船。

    除了火器、兵刃、铠甲的生产,棉甲的生产也在夜以继日地进行中。

    棉甲最适合火枪兵和炮兵使用,从字面的意思就能看出来是用棉花制作而成,质地更柔和,更有利于火枪兵的身体活动。

    另一个原因,棉甲在寒冷的北方将会变得更加实用。

    “旌旗照鼙鼓,铠甲耀冰雪。”

    寒冷的北方,披挂一层铁甲,可以想象有多么的寒冷。

    棉甲比单纯的铁甲更好用,真可谓一举两得。

    棉花?琼州多的很。

    海南植棉历史悠久,最早在3000多年前夏禹时代的古籍《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

    握草!

    赵昺一想到棉花,直接给自己了一嘴巴子。

    “啪!”

    真打!好疼啊!

    怎么把一代牛人黄道婆给忘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把站在一边的武垒和几个小太监吓得赶紧低着头,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今海南三亚市崖城镇),居住时长整整40年。

    真是灯下黑啊!

    这可是纺织业的祖奶奶级别的存在啊!

    越想越来气的赵昺,抡起小手,“啪”的一声,给另一边也来了一下。

    左右开弓,小脸蛋两边慢慢红肿起来,不多不少,一边四个,看起来还挺对称。

    武垒和旁边伺候的内侍吓得赶紧都跪了下来。

    整个宫殿顿时安静的好像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似的。

    “啪嗒”一声,武垒的冷汗已经从额头滴在地板上。

    单膝跪地的武垒低着头看着地板上一滴滴的汗水,再次怀疑赵宋官家的精神病遗传是真的。

    不过这种猜测,也只能放在心里,说出去,那是抄家灭族的存在。

    武垒低着头越想冷汗越多,干脆收起心思也不再多想了。

    “武垒!”赵昺大喝一声。

    “卑职在!”

    “快去西天请……”话说一半,赵昺停了下来。

    不对劲,这个时候吴承恩还没出生呢,《西游记》也要三百多年后才问世呢。

    《西游记》的创作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三国演义》一样,都是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

    不管是《西游记》还是《三国演义》,都是把真实的事件经过神话或者扩展、虚构呈现在读者面前。

    只不过前者是以“虚幻”的形式展示,后者以“真实”的假象予以呈现。

    其共同点都是真真实实、虚虚假假,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南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书中首次出现了猴行者。

    (不是孙行者。)

    嗯,话本,必须把那个钱老夫子,也就是在潮州募兵帮助赵孟溁书写新兵名单换取散碎银子的那个钱贵己找过来。

    这老头有眼光,猴精猴精的。

    舆论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是时候要抓紧时间把报纸办起来了。

    “去西天请谁?莫非流传三百余年的关于不管是太祖还是太宗的流言都是真的?”

    武垒满腹疑惑的想着。

    嗯,反正就是想想,皇帝又不知道,能奈我何?

    你还天天想静静呢。

    “武垒,你可知道崖州有个叫黄道婆的人么?”赵昺揉了揉生疼的脸颊问道。

    武垒看见皇帝揉脸颊,赶紧又把头低了下去。

    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伴君如伴虎,知道的越多越没好处,反而死的更快。

    “回陛下,卑职不曾听说有此人。”武垒低着头回答道。

    真是废物,连“衣被天下”的黄道婆都不知道,唉,这大宋朝廷也不知道干啥吃的。

    “此妇人又名黄婆,年约三十有三岁的样子。”

    “祖籍乃是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幼时为童养媳,其夫家姓宋,人称宋五嫂,你即刻亲自前往崖州水南村或者城西广度寺寻人。记住了,一定要暗中打探,不得有任何无礼之处,否则你就别回来了!”

    赵昺指着武垒不客气地说道。

    一个王朝对于科技人才的态度,决定了这个王朝的兴衰。

    前面提到的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朝廷不重视,纺织技术亦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那突火枪。

    这些革新技术,朝廷但凡支持一下,也不至于如此。

    真特酿的无语了……

    历史上的黄道婆以八十五岁的高龄辞世,从现在算起至少还有五十年的时间。

    半个世纪的时间,足以让大宋的纺织业豪横于全球的存在!

    元朝元贞年间,年逾五十的黄道婆从崖州回到故土乌泥泾。

    不得不提到华夏百姓的怀土之情,无论漂泊多久,漂泊多远,都想念着家乡的点点滴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元至顺元年,即1330年,黄道婆去世后,百姓们感恩泣泪,并建祠祭祀,有识之士为其树碑立传,尊奉她为“织女星”、“先棉神”。

    朕既然来了,就不会错过!

    “卑职遵旨,卑职即刻出发,请陛下放心。”

    “嗯,朕过几日亲往崖州,你退下吧。”

    “卑职遵旨,卑职告退。”武垒行了礼,慢慢地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