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段永贤文集 > 山菊花

山菊花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段永贤文集 !

    清晨,我乘坐一辆乳白色的上海牌小轿车,驰上了首次通车的晋张公路。拐过两个九十度的大弯,就把市区远远甩在了车后。那整日繁杂喧嚣的声响和拥挤狭窄的街市,一下子仿佛跑到了另一个世界。

    眼前只见峰回路转,景界也随之豁然开朗起来,远处山岭连绵,近处村落掩映,使我们一行几个久住市区的同伴顿觉一种说不出的清爽和新奇。沿途草木露珠闪烁,左右两行彩旗飘动,坐在车里就像坐上气垫船在夹峙的江河中行驰一样平稳。

    再往前行,山势突然变得陡峭险峻起来。或两壁陡崖千仞,或一侧深涧无底。过了丹河大桥,三转两弯,便进入这里有名的“十八盘”地带。历代文人商旅叹为“羊肠坂拮屈,车轮为之摧”的险径,如今架起了联结晋豫两省的“虹桥”我情不自禁地摇下了车门上的玻璃,一股清冽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远山近崖上,是红如火焰,艳似丹霞的黄栌树,沟坎坡塄上,是丛丛簇簇、金黄银紫的山菊花。啊,多么亲切熟悉的气息。我把头索性伸出车外,尽情领略着太行山上深秋的壮丽风光。

    司机小药大概久未走过这样好的路了,这下也来了兴致。他随手插上一盘磁带,一按录音机的键纽,中国名曲连奏那一段段优美动听的旋律,便在耳畔震响起来

    山岭何漫漫

    公路何盘盘;

    昔日羊肠化坦道

    中间多少泪和汗。

    猛然,一个急拐弯处铺路残剩下来的石堆上,不知谁插上去的一束山菊花,跳入我的眼帘。那金黄的小花,深绿的叶子,被疾驰而过的车子带起的风流吹得晃了几晃。我的心海陡地被它冲开了记忆的闸门

    那是大跃进前的1957年。高小毕业后,我们几个年龄刚满11周岁的小伙伴,因为人小力薄,走不到离家七、八十里崎岖山路的县城,放弃了考初中的机会。秋天跟大人们下地拣丢失的谷穗、豆子,牵着牲口耙地、种麦;到了冬天,便相约进山砍柴,一面是觉得山里好玩,一面是为父母赚些零花钱用。

    说是砍柴,倒不如说是刨柴。因为山上有松柏和其它木本树是不许砍伐的。只能把那些在崖边沟底的土兰、荆蓬茏、黄花条、黄栌等多年生灌木的粗根刨出来,经过砍削,担到离村子十里外的铁厂去卖掉。担五、六十斤柴,能卖上三、四毛钱,便高兴得连蹦带跳地赶回来向母亲交账。路上饿了,拿出母亲给揣进怀里的玉茭面窝窝啃上几口,饭店里卖的肉丸呀、川汤呀、面叶呀什么的,是从来都舍不得花钱解解馋的。当母亲看到我交到她手里的汗津津的几毛钱时,便抚摸着我满是伤痕的手满是补丁的衣服,半是喜悦半是心疼地流下一串串泪花。她总是说:

    “菊儿(我的乳名),操心沟沟边边,钱赚多少是个够。肚饥了你就买碗饭吃,不敢太饿了肚。”

    母亲一边说一边叹气,我总是骗她说:

    “妈,你放心,我从来就不走那没路的地方。肚饥了有窝窝吃,饿不着。”

    她哪里知道,有一次,我竟然差点送了命。

    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冬夜,我们几个小伙伴决定天明赶到铁厂,卖了柴回来不误到五里外的槲树坪看钻山队(勘探队)。当时,谁家里都没有钟表。囫囵躺着迷糊了一阵便起身上路了。深秋的冷风只往脖子里钻,我们赶路心切,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上奔走着,一口气爬了五里,上了山顶。远处铁厂的灯火在夜色中跳动,我们稍事休息,便开始下山了。不巧,我的鞋里蹦进了一粒石子,硌得脚心生疼。我赶忙放下担子,磕掉那粒讨厌的石子。等我起身去追,伙伴们早已看不见背影了。

    “哎,等一等”我喊道。

    “山——底——见”

    清晰的应答声敲击着我的耳鼓。我拽开碎步,瞪大双眼,在依稀可辨的夜色中没命地追赶着,两捆山柴不停地磕碰着路边的荆棘和石崖。一换肩,一闪身,我便一下子失脚掉进了路下的深沟里。

    “快来人呀”我嘶声呐喊起来。

    等伙伴们返回来绕下沟底,才摸索着帮我爬出了圪针窝。扁担断成了两截,柴捆散了一坡,鞋子短了一只,手上脸上挂得横一道竖一道的。我把泪水咽进肚里,一咬牙,顺手拽了一丛草,返回原路用土石拥在了路边。心想好狗日的,等天亮回来,一定记住这个鬼地方,将来发愤考个设计汽路的大学,非把这里修上一条宽宽的平平的大汽路,让后来的人再不摔跤掉沟。

    卖柴回来,天已亮了。到失脚之处一看,原来晚上拥的那丛草是一束盛开的山菊花。从此,我便对山菊花格外偏爱起来。

    第二年,我考上了初中。开学第一天,全班学生就奉命到什么南半山(铺头乡核桃河一带)去打虫(木料尺蠖虫)。整整走了一天半,只走得精疲力竭,腿脚红肿,才到了一个没有人烟的山岗上。往山下看去,小溪巨石历历在目,可等蛇曲斗折地下到那里足足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满山遍野全是密密麻麻的大树和蓬茏,各种各样从未见过的花毛毛虫子爬满了几乎是所有的树枝树叶,看了真叫人心栗寒碜。

    白天,我们背着喷粉器,拿着镰刀、剪刀上山打虫;晚上住在一个满是野草砖石走风漏雨的破庙里,由附近八里外一个村子姓王的夫妇两人为我们做饭。这两口子有一男一女,男孩八岁,叫平平,大概是盼路平些吧,还没有上学;女孩五岁,叫菊花,大概是取其不怕风霜之义。男的见天都要回村为我们几十个人挑菜运粮,女的领着两个孩子烧火做饭。小菊花十分机灵俊秀,红扑扑的脸蛋,水汪汪的大眼,印堂间有一颗小巧逗人的黑痣。见了我们总爱叫哥哥、姐姐,大家都爱抱她,给她采些奇异的花草。

    有一天快晌午时,突然听到破庙后有一个女孩儿尖利的哭声。我想坏了,是不是小菊花被蛇什么的毒虫子吓哭了。我喊了几声坡上的同学便攥紧镰刀三滚两跳来到了庙后。果然小菊花躺在路边哭喊着,她哥哥平平吓得直直的站在那里。

    “平平,怎么回事?”

    “她要上山采那黄花花,踩翻石头,掉下来了。”

    “她采那花干什么?”

    “你看。”

    平平指着路上一长串用片石半头砖垒成的“小路”“小路”上放着一辆已很破旧的玩具小汽车,两边插了两行山菊花。

    “她非要给那小汽车路栽两行黄花花树。”平平抱怨地说。

    “你妈呢?”

    “去河里洗菜去了。”

    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生在深山沟里,却幻想着有一条平坦的公路。我过去抱她,一碰到她的小腿,她就没命地哭喊。我想,可能是腿骨受伤,便和刚刚赶下来的几个同学把她小心翼翼地抬了起来。大家都争着要背她回村,我说我砍过柴,走山路熟悉,又有劲儿,便背上小菊花往村里的保健站送去。她母亲随后追了上来,问明了情况,就给小菊花讲开了故事,想是分散她的注意力,减轻她的疼痛吧。小菊花的母亲真好,连一滴泪都没流。一路上,我们几个同学轮流背着小菊花,见到医生,已是夜色朦胧了。一声检查完伤势,说是闭合性粉碎性骨折,要急送县医院手术。小菊花哭了:

    “哥哥姐姐回去,不要——弄坏我的——汽路——还有花花——树——呜呜”

    我们赶紧答应她,说保证不弄坏,还要垒得比原来好。她父母回家打点行装,准备担架上路。我们胡乱拨拉了点饭,怕山下老师同学着急,摸黑赶了回来,一路上虽然小心走路,还是摔了不少跟头。

    第二天上山时,我又到庙后小菊花摔伤的地方看了看。她垒的小路已被路人踩得不复存在了,只是插在石缝里的几枝山菊花仍然在开放着,花叶上的露珠在晨光中流转着虹彩,秋风吹动着那坚劲挺立的花枝,好像在等着它的小主人再来“开汽车”后来没过几天,我们又艰苦跋涉回到了学校,小菊花从此也就杳无音信了

    车子继续往前奔驰着,中国名曲连奏的旋律依然在耳畔回响着,我被菊花激起的感情波澜也随之久久地荡漾着。后来,我考取了大学文科,想当一名公路设计工程师的夙愿,终于成了我童年时代一种天真的幻想。但是,失脚之处那条小路已被家乡的人民扩展成了一条平坦的公路;远处看去,就像一条飘带系在那高耸峻逸的山头上,飘带一头连着古老的山林,一头通向繁华的都市。它把家乡人民与现代化生活的距离一下子缩短到咫尺之遥。

    小菊花呢,她该是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了,不知她的腿现在怎么样。她幼年时的梦想,现在也变成了现实。世世代代的山里人想都不敢想的汽车开进了这深山高岭上。那一声声清脆响亮的汽车喇叭声吸引来一群群扶老携幼的山民。大概小菊花和她的父母、丈夫、孩子及乡亲们也站在庆祝通车的行列里。我用眼睛迅速扫描着那欢呼雀跃、敲锣打鼓的人群,寻找着那颗小巧逗人的黑痣。我寻找近处,近处是公路两旁的筑路工,他们一手拄着锹镐,一手举着各色的三角形彩旗,频频向过往的车辆挥动着。我看见他们的脸上闪着泪花,露着笑容,含着沉毅,蕴着向往我寻找远处,远处坡岭沟坎上,是星星点点盛开的山菊花。它没有公园里绚丽的鲜花那样令人留恋陶醉,更没有温室里名贵的花草那样娇美芬芳。它只是默默地扎根在这荒芜贫瘠的山之巅、沟之底、路之畔、石之缝中,为行人车辆增添着几分秋色,为古老的太行增添着几分风光。

    一声“菊花,快来看呀”的喊声,使我一阵惊喜,莫不是当年的小菊花来了,真是无巧不成书了。我赶紧叫司机停住车,我走下车来,顺着女声寻找着。唉,原来应菊花的是个十来岁的女孩子,正眉飞色舞地指划着过往的彩车评点。见我开了车门走下来,热情的乡民们马上为我捧上来一碗开水。我一饮而尽,问道:“筑路工一天能开多少?”“两块。”“苦吗?”“惯了,没啥。”“进市里玩过吗?”“车通了就去。”

    看着乡民们眉宇间的喜色,一眶泪水在我眼里打转。我想,祖辈翻山爬坡的山里人,今天终于有了密切城乡经济文化的纽带。从此,党的三中全会后的富民政策一定会通过这条宽阔的“渠道”源源滋润这里的穷乡僻壤,人民的生活一定会像满山的黄栌树那样红火,像盛开的山菊花那样鲜丽。

    我想,石堆上的那束山菊花,大概是当年那个小菊花特意插的,为纪念童年梦幻的实现吧,或是哪个民工特意插的,为悼念在筑路中牺牲的亲人和同志,或是哪个小姑娘特意插的,企望着高速公路和铁路修进山来。如果都不是,那也一定会是小菊花的父老乡亲们,献给晋张公路通车的充满欣慰之喜,饱含希望之情的礼物。

    小菊花,我想她说不定哪一天会乘车来到市里观光,或到影剧院欣赏节目,或到商店里采办货物,我肯定会从人群中一眼认出她来。然后,让她把她从进城手术起到现在的经历和生活详详细细讲给我听,问她是不是还记得破庙后头“汽路”上的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