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淡菊如烟文集 > 母语难以避免的尴尬

母语难以避免的尴尬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淡菊如烟文集 !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所热爱的母语正遭遇着不可避免的尴尬,而这种感受正与日俱增。

    其一,遭遇英语热潮的冲击。

    十九世纪会英语的被视为难得的人才,二十世纪学英语是为了成才,到了二十一世纪,不会英语简直举步维艰。从小学开始,到大学,再到之后的考研、考博、评职称,似乎当今人一生的前途都被英语“左右”着。如今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学英语,汉语拼音没学,abcd已经会背诵了,很多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总抱怨:孩子们总把汉语拼音跟英语字母的发音混淆,拼音教学很累。很多学校,瞄准“英语热潮”的趋势,堂而皇之地挂起了“双语学校”的牌子,仿佛陡然间学校“洋气”了,地位陡升了,生源猛增了。于是,英语教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课程计划中原本一周3节的英语课,通过“巧妙”安排变成了5节,甚至还多。每学期的“英语节”更是相当的热烈,花大量的时间去练唱英语歌、排演英语节目、指导写英语作文、背诵英语讲稿、制作各种展板这样的活动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甚至引发了许多敬意。且不怀疑这些小学生“表演”之外的英语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只想问问:会背英语儿歌的孩子们又能背多少唐诗宋词?又读过多少中国经典书籍?会写简短的英语作文的孩子是否能写出生动具体的中文作品,会写出点五言绝句、七言律诗吗?会根据词牌名填一首像样的词吗?这样问或许太偏颇,但我们却不得不反思:学英语到底是为了什么?为升学、为升职、为出国还是为什么?许多人学了大半生的英语,却从未与一个外国人打过交道。很多人只会认读英语课本、完成答卷,却不会交流、说话,这样的“中国式英语”除了帮助升学和拿出来显摆还有什么用处?

    学校如此,社会也如此,市场经济下的人类就是嗅觉敏感“英语热潮”扑面而来,谁都嗅出了其间的“铜香味儿”一时间各种英语教材、英语教学碟片、英语辅导班、英语角等等,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生机无限!家长更是闻风而动,互相攀比,于是不少孩子的双休日就用来“修”英语了。现在,在中国,盲目的英语崇拜似乎有泛滥成灾之势。据说,大学实际上已经没有专业差别,大学专业只有一个,那就是英语。大学本科阶段甚至流传这么一首“歌谣”:“专业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四级故,二者皆可抛。”大学毕业英语要四级,读研、留学、出研究成果,那没英语更不行了,所以外语成了一切要“高升”的人的必经途径。他们可以没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何况汉语是不要考级的)但一定得有令人叹服的英语水平。曾经,韩国首尔的中央日报刊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文章提到了一次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参加该项考试的人的英语水平都很高,但是部分人的汉语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在汉译英题目里,有一道题是要求将“富贵不能淫”译成英文,有人将这句话译成了“berich,butnotsexy(富贵但不能性感)”类似的不可理解的幼稚错误还有很多,这表明“中国年轻人的汉语水平令人担忧!”(环球时报2005年12月28日)无独有偶,信息时报也曾报道了一个令人诧异的新闻。某年发行的贺年有奖明信片上,11首古诗中竟有7首出错!而这些古诗无一不是为人称道的名言绝句。这不由得叫人想起庄子.秋水中的那个典故——“邯郸学步”说的是一个燕国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特别帅,于是就去邯郸学人家走路。由于他只知道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结果,不但没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反而连自己是怎么走路的也忘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家。英语教育是很重要,但英语教育不是教我们“数典忘祖”不是教我们忘本忘根!在英语的道路上奔跑太久,耗费了太多的财力、精力,如果有一天我们想回家,会不会像那个燕国人一样,已经忘记原来的路怎么走?

    其二,语文教学弊端凸现。

    “中国语文教育有问题!”这是众多语文教育专家、知名作家这样表示。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日俱减——承载着传统教化功能的语文教学,却被报以如此评价。确实,当今的语文教学弊病重重:

    首先是文化的缺失——传统文化遭遇冷漠。

    华夏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自豪。那么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余秋雨说:“文化”从狭义上说,是指精神积淀;从广义上说,是指生活方式。这样看来,依余老师的说法,上面我所说的我意识中的传统文化只是狭义上的文化,远没有上升到生活的高度。我想,传统文化的真正归宿,应该是广义上的文化。所以不是说一个人识文断字就算有文化了,或具有某种地域文化烙印了。不是,远远不是!文化实际为耳濡目染的一种过程,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生命的状态。

    语文所承载的不光是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其中还负载了无数文化的东西。教育尤其语文教学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在经济浪潮和全新的文化媒介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呈现出被越来越多的浅文化、伪文化、快餐文化、粗俗文化甚至垃圾文化削弱。草根式的狂欢,历史剧的戏说,文化的低劣、娱乐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校园,影响着语文教学。“大话西游”、“水煮三国”、“麻辣水浒”、乃至“情蒸红楼梦”四大名著的盛行,还有七夕节斗不过情人节,春节斗不过圣诞节,汤圆、粽子斗不过肯德基、麦当劳等,许多学生把英语奉为圣经,整天“abc”挂在口边,却忽略母语的学习同时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下“考什么,教什么”成了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字词句的反复锤炼(有些老师甚至让学生背组词背造句),篇章被条分缕析得支离破碎,索然寡味的课堂也进一步抹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教学背离了传承文化的应有功能。而一味应试的课堂更缺少了教育的智慧。

    其次是智慧的缺乏——“应试教育”独占鳌头。

    英国的大哲学家a•n•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的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

    事实上,如今的语文课堂,不缺乏教师的牵引和学生的跟行,不缺乏繁琐的讲解和多样的练习,不缺乏大量的问题和唯一的答案,也不缺乏整齐的掌声和严厉的批评,缺乏的就是教育的智慧!缺乏教师智慧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缺乏一种生命蓬勃的学习状态!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师依旧一副威严的讲学布道的面孔,学生依旧一脸虔诚信奉的神色。教师围绕一篇课文,讲解得唾沫横飞,却不见学生茫然的目光;学生就着老师的一个问题,讨论得热热闹闹,却不知老师的答案只是唯一。教师面对生成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敷衍了事;学生面对老师的评价,怅然若失或心灰意冷

    再次是人文性淡化——语文“文”味淡化。

    语文是有文味儿的,有着五千年古典文化熏陶下的那般醇厚的气息,那般悠远的意境,那般绵长的诗意。

    可是,您有没有发现,那一篇篇气韵灵动的作品有时被我们的教师肢解分析的惨象吗?把语言文字从一个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一篇篇课文)中抽出来,孤立地、呆板地、抽象地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词义、句义、语法、词法、句法之类东西。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不讲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思,就像把鱼从水里捞出来摆到桌面上供大家观赏,语言文字那份鲜活、那份灵气、那份韵味,早就不知到哪儿去了。

    您有没有感觉,课堂上,我们的教师仿佛布道者,仿佛传声筒,喋喋不休、絮絮叨叨或者“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却让学生昏昏欲睡、一头雾水吗?学生个性不一,性情有别,面对这些丰富的个体,我们的教法却没有改变,很多时候,我们的话语始终紧跟教参,千篇一律。我们的思想毫无个人特色,一切都有标准答案,课堂就是教师宣扬所谓才情或者展示所谓记忆力的阵地,生怕遗漏了什么学生不懂,把自己等同于苦口婆心的保姆似的角色,翻来覆去,一个学期就围着这二十几篇课文狂轰滥炸,自认为已让学生烂熟于心,却不知学生早已厌烦透顶。

    您有没有注意到,在初考、中考、高考强化“语知”的指挥棒的指挥下,我们不少教师迷信方法与技巧,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一概以大量的考题加以训练。阅读文章时要分几步走,如何整体把握、关注重点,如何筛选信息、提炼归纳,社科文怎么阅读,文学作品又怎么阅读,冷冰冰的原则一条一条,就是没有活的人、活的思想和活的情感;作文练习时要把握各类文体特点,如何写人记事,如何议论抒情,如何起承转合、伏笔照应,什么时候该点题,什么时候该展开,什么时候需要煽情升华,全都准备了一个一个的模子,只需要到时候去装填,仿佛真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似的。

    这样的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又如何能触动学生浪漫的情怀?又怎么会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丽?有怎能激发学生热爱母语、捍卫母语的热情?

    弊病重重的语文教学,让母语不再鲜活灵动,让母语蒙上了太多功利色彩,让我们的母语面对强势的“英语热潮”有些低头颔首甚至退避三舍。

    其三、汉语遭遇“英化”的难堪。

    现在,将英文直接嵌入汉语,似乎已成为国人的一种语言习惯,甚至被奉为一种时尚。当下中国“超级女声”红遍大江南北,pk一词一夜间成为中国人最时髦的用语之一。“pk”之外还有ktv、卡拉永远ok。当前,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斥着英语缩写:vcd、cd、dvd、ceo、iso,商品、广告、路牌甚至警车、政府机关门牌上,都是英文。电视广告里常常说某种东西里添加了什么,都用英文字母,到底添加了什么,不知道,有点神乎其神的。日常对话中“bye”代替了“再见”“wc”代替了“厕所”年轻人喜欢用英文,各种tv也深入人心了;打电话不通时,常听到的是“the calling is busy now”而不是“电话正忙”搞得农村老太太惊慌失措。地铁、公交车内报站名时,总要重复一遍英文,即便车厢里很少出现外国人。流行歌曲里更是英汉夹杂,好好的一首意蕴浓厚的抒情歌曲,唱着唱着,就来几句英语,实在不伦不类,令人费解。想当年,阿q先生以为“革”了辫子就是假洋鬼子了。我不知道,现在说话夹几句英语是否就“洋气十足”就学问陡增,令人刮目相看了?古代恋人之间鸿雁传书、罗帕题诗、尺素往来、望穿秋水,如今的年轻人若能用英文题写蝶恋花钗头凤互表情意,那倒真令人刮目相看了。

    更令人费解的是,英语化的汉语与网络结合,形成了许多荒诞的网络语言,比如:“gg”(哥哥)、“gf”(女朋友)、“pmp”(拍马屁)、“酱紫”(这样子)、“偶(我)”、“kpm”(肯德基、披萨饼、麦当劳)真叫人一头雾水。可是,这样的语言已在网络里甚至口语里大肆传播着。这怎能不叫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汉语言难堪?

    “我们的华语世界,已经到了濒临失落与拯救的边缘!”曾经在上海举行的一个论坛上,海峡两岸的多位著名作家——余光中、莫言、苏童、马原等都做出这样的表达。余光中不无痛心地说: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不少有识之士在叹息,在网上发出感叹:“母语有了危机!”、“母语遭到伤害!”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当下,英文正用它特殊的方式挤占“汉语”的地位。在2004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学界精英出席大会。然而,这次大会上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有位香港大学的博士很纳闷:为何论文汇编没有中文?甚至有学者申请用汉语作报告竟然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只有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坚持以汉语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这些有着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国土上竟然不能讲“母语”这种现象可谓“天下奇闻”难怪一位武汉大学的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不无感慨地说:汉语现在中国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了。

    母语遭遇如此尴尬,国人亦尴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