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布衣子建文集 !
也许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可以带上几本喜欢的书,一个人去旅游。想去的地方太多了,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名山大川。生来就不喜欢城市,石屎森林能够给予人的就只有压抑。每一次可以亲近自然的机会都是不愿意放过的,那怕只是去附近的乡村。前段时间去了一趟盱眙,青山秀水真的兴奋了好一阵。可惜来去匆匆,未能仔细的欣赏。
中国的山水有着别样的风情,前人留下的东西给自然的风光增添了色彩。森严的寺院,高耸的楼台。江南的桃红柳绿,香软风柔。塞上的大漠风沙,开阔古朴。虽然这种种的景物多数是在书上或其他的媒介上看到,已经足够心醉了。
诗人是一个奇怪的动物,是一个行走于红尘里的唱游者。原本诗人应该是潇洒自在的,眼前的美景最能感受的应该就是诗人。不但可以感受到,更加会赋予这些美好事物也灵魂。前人的诗篇浩瀚如海,每一个行吟者的毛病都差不多。自命清高,不容与俗世。
李义山那么多的无题诗可能不单单因为说不出口吧,应该还有更多的无奈。诗人是拙于应付人情世故的,对于各方面的矛盾只能无可奈何。心中的悲苦无从说起,唯一可以宣泄的就只有诗词。
李义山受的是夹缝气,两边为难。李后主呢?他是一个不该做皇帝的诗人。权力与诗歌,他钟爱的是后者。命运却很玩笑的把他推到了皇权的中心,他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不是权术,而是一颗诗人的心脏。如果说李后主前期的诗歌充满柔靡之音,那么后期的作品才是心声。可悲的恰恰是诗人的命运就是如此,后主如此、易安如此。
李易安的前期诗歌是一个慵懒的小女子,后期却是一个泣血的杜鹃。国仇家恨见诸于诗词就不奇怪了,能够令易安扬名的也正是这些悲愤和凄凉。
诗人是无辜的,也是天生不幸的。也许诗歌生来就是与苦难为伴,真的能够感动人的还是凄凉悲愤的文字。李唐时期的边塞诗,何等悲壮!宋以后的豪放词不可能一点没有受到其影响,辛稼轩、陆放翁等人对于唐边塞诗的理解应该更深刻一些。
歌功颂德的东西应该写来会容易一些,感情呢?花间诗人也不少,也许生于盛世的普通老百姓会更喜欢这些柔媚的东西。毕竟苦难不是人们所追求的,毕竟现在的社会是安定团结的。是啊,这也许就是古典诗词的悲哀!李、杜如果生长于现在的社会还会吟唱出那些千古名篇吗?李易安等人也许就只能象李丽华之流了!
还好,最起码还有一部分人记得国学,记得中国的古典文学。不是还有一个所谓的国学辣妹嘛,不管她的出发点是什么,只起码人家是知道中国的古典文学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