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读书识字,改变命运

第一百四十四章 读书识字,改变命运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大明:寒门辅臣 !

    郭家,句容大族。

    郭典为族长,郭善、郭曲、郭跃、郭渊、郭察皆是其兄弟,悉数被抓。

    郭典之子郭昇,郭善之子郭竣郭曲之子郭武……合十一名二代之人被抓,此外还有一干管家、涉案打手三十二人被捕,此外还有大卓山中运来的数十俘虏。

    句容县衙的狱房容不下如此多的人,顾正臣只好将郭家大院直接征用,将东厢改造为狱房,将一干人关入其中,不准外出,囚禁待裁。

    郭家家眷一律关在后院,只准供应伙食,不准外出。

    顾正臣在五更天时开始审案,郭典、郭善等人面对铁证,全都招供。

    待天亮时,案件终结。

    这是顾正臣至句容之后面临的第一大案,由孙娘掘坟案起,至句容私铸钱币案结,期间涉及人口失踪案、县衙阴阳卷宗案、武城山石灰矿案、典史陈忠死亡案、清真观贩囚为奴案、郭六被杀案、大卓山私铸钱币案……

    案中案,案连案,曲折复杂,令人心惊。

    然所有案,皆可归为句容石灰矿案与私铸钱币案。

    顾正臣看着厚厚两摞卷宗,终松了一口气,案件总算是查清,一切都明白了,一切都清楚了。

    绝大部分失踪的人都回来了,只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五十余矿工死于矿难、虐待,其中就有孙一口,还有四十余矿工被殴打落下了残疾……

    现在的难题,是如何给老朱写奏折,如何避免触怒老朱。

    只是看着这些案件与卷宗,顾正臣直挠头,案件如此巨大,这一次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私铸钱币案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失控起来,以老朱的脾气,不死一批人是不可能收场了。

    但他们不死,句容如何振兴?

    他们不死,谈何正义?

    顾正臣铺开纸张,提笔润墨,沉思稍许便提笔写道:

    应天府句容县知县顾正臣谨奏:

    句容弊病,由来已久。臣至句容,盘查积案,现已查明累累案情,悉数列陈。

    大族强宗郭家,以郭典、郭善……等为首,勾连县衙典史陈忠、县丞刘伯钦、主簿赵斗北、上任知县吴有源,伪造卷宗,贩卖囚犯为矿奴,行挖石灰矿以谋利,山中虎害,实为人祸……

    洋洋洒洒七千言,直写了近两个时辰,才将整个案情说个了清楚。

    给老朱写的需要详实精准,逻辑清晰,循序渐进,并将处置意见写上去,但轮到写给朱大郎时,那就放松多了,不需要那么严谨,画几个方块、菱形,加一些箭头,写一个流程图,标注下内容,能看懂就行了……

    赵海楼、王良带军士已经准备妥当,老虎上了大板车,同时郭典、郭善、郭曲、杨馒头四人,也被光荣选中,给安排了移动式独栋小房间,不需要出路费,管吃管喝,送到金陵去。

    案件太大,送几个罪魁到金陵,一来证明案情已结,事实清楚。二来是将这些人交代朱元璋,剩下的金陵城墙石灰石贪腐案、应天府协助私铸钱币走私案,需要老朱派人去查了,顾正臣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查不了应天府,也查不了工部与江西行省参政。

    顾正臣看着赵海楼、王良等军士,有些愧疚。

    突袭大卓山动作迅速,干脆利索,大获全胜,但并不是没有人受伤,因为收矿黑衣人的反抗,有七名军士受了伤,好在不严重。

    顾正臣感激这些人的付出,让户房从养廉银中拨出了四百贯钱,给了这二十名军士,赵海楼、王良几次推脱,都被顾正臣强行塞给。

    “你们放心吧,这笔钱是你们出生入死的报酬,若是觉得这是贿赂,收了心不安,回到金陵之后可以将钱拿出来问问沐英,这笔钱能不能要,若他答应,你们就安心收下,若他不答应,你们就让他来找我。”

    顾正臣表现得相当霸气。

    赵海楼、王良等人敬佩的就是强势的汉子,一个个抱拳行礼,然后收下。

    “顾先生,日后但有需要,尽管开口。”

    赵海楼豪爽地说。

    顾正臣看过众人,有些不舍:“我是文官,日后估计轻易见不得诸位。临别之前有几句话,希望你们能记在心里。”

    赵海楼、王良等人听闻,顿时有些失落。

    王良叹息:“顾先生请说。”

    顾正臣拍了拍手,正色道:“大明虽开国已有六年,然威胁并未消除,东北、西北、北面,都盘踞着元廷势力,时刻威胁大明安危。皇帝乃是雄主,谋略四方,朝廷用兵北伐是迟早之事,惟愿诸位用心修习武技,莫要因居京师而懈怠,他日沙场之上,杀敌报国1

    赵海楼、王良等人郑重保证:“我等定日夜修习,绝不懈担”

    顾正臣微微点头,转而一笑:“另外,你们若想升迁,改变命运,就必须读书识字,这一条路对你们来说可能很难,但想想升迁的好处,想想升迁之后不再是大头兵,而是指挥官,这对你们来说,可是性命攸关之事……”

    张培看着赵海楼、王良等人哭丧着脸,顿时笑了:“老爷,读书识字太为难他们了。”

    赵海楼、王良连连点头。

    顾正臣侧身看着笑呵呵的张培与姚镇,沉声说:“你们两个也得读书识字1

    “碍…”      张培、姚镇瞪大眼,这,这怎么行。

    顾正臣看向赵海楼、王良等人:“你们想清楚,回去之后,若决定识字读书,就将想法告诉沐英,他会想办法为你们寻来先生。若你们不打算改变,便不提此事。时辰也不早了,你们出发吧。”

    赵海楼、王良等人谢过之后,一行人走出县衙。

    县衙外,早已是人山人海。

    顾正臣第一次在句容见到如此多的人,是几千,还是上万,还是更多,说不清,只知道目光所及,皆是百姓。

    见顾正臣出来,无数百姓喊着“青天县太爷”的口号。

    郭典为主的郭家一干核心人物被抓,意味着郭家大族开始衰落,所谓的第一大族,至此退后,取而代之的是骆家。

    郭家并没有完灭,另两支郭旭、郭远等还在,其他郭家小户还在。只不过看句容百姓,郭家人心已失,十年内想恢复都难。

    囚车拉了出来,百姓群情激奋,开始朝着几人丢东西。

    顾正臣看了看,发现又被电视剧给骗了,大明百姓是不丢青菜和鸡蛋的,这年头鸡蛋很贵,寻常人家吃都不舍得吃,还丢鸡蛋,开什么玩笑,青菜也是可以换钱的,丢给这几个垃圾,想啥呢……

    也就后世编剧在那胡编乱写,大明百姓丢的东西,更多的是泥块、小石头、树枝、木棍,还有几个想丢秤砣的被人拦住了。

    秤砣虽然摔不坏,但万一砸死人,还是个麻烦事……

    郭典、郭善、郭曲悲伤不已,睁不开眼。

    杨馒头很委屈,县太爷,我是冤枉的啊,你怎么能将我送到金陵去……

    装着老虎的大板车也拉了出来。

    赵海楼、王良带上顾正臣的几份文书,上了战马,又是一番惜别,这才缓缓通过人群,离开句容,至官道之上,方挥舞马鞭加快速度。

    顾正臣看着久久不愿离去的百姓,命人拿来铜锣,众人安静下来,顾正臣喊道:“只要我还在句容一日,就没有谁能无法无天欺辱百姓!现在田地里的稻谷熟了,都回去收割庄稼,有冤的,只要不涉人命、盗贼,不甚着急,一律秋收之后来县衙递状纸1

    百姓中谢恩声一片。

    顾正臣将铜锣丢给杨亮,转身返回二堂,刚喝了一杯茶,工房陶贞便走了进来:“县尊,吴大称、马力、许二九等人来了。”

    “哦,快请进来。”

    顾正臣连忙起身。

    吴大称、马力等人进入二堂行礼,看着一脸倦容的顾正臣,彼此对视一眼,都有些担忧。

    顾正臣笑着迎上前,让众人起身,直接问:“安置房屋如何了?”

    吴大称笑了笑,抓了抓后脑勺,嘿嘿笑道:“县太爷,自九月三日起,至今日刚好二十日,三百七十六间房屋已悉数建造完成,现在请县太爷验收。”

    顾正臣心头一松,纠正道:“吴大称啊,你这秤不准啊,今日是九月二十二,这一日尚未结束,如何能算二十日,你们是用了十九日完工!了不起啊,走,带本官看看。”

    “县尊,你要不要先休息几个时辰……”

    张培有些担忧。

    顾正臣摆了摆手:“昨日去山里,路过田间时你们也都看到了,稻谷已熟,有些百姓已经开始秋收了。对百姓而言,夏收秋收乃是全家大事,耽误不得,早点验收之后,也好让他们回家秋收。”

    “县太爷……”

    马力眼眶有些湿润,许二九等人也感动不已。

    出城,不远。

    一间间茅草屋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不仅修了低矮的篱笆,还夯平了道路。

    每一个茅草屋内,都规整地摆放着三张双层床,找人抽检,确系没有问题,又检查过茅草屋,结实可靠。

    这些人熬了十九个日夜,分工协作,高效率完成了三百七十六间简易茅草屋,让顾正臣敬佩不已。

    “你们竟还打了井?”

    顾正臣看到,不由得有些吃惊。

    这并不在他们的职责之内,但他们却极用心地做了!

    马力憨厚一笑,拍打着井上的轱辘,颇为骄傲地说:“县太爷说过,那些安置到句容的鞑靼俘虏也是咱们句容百姓,既然都是自家人,自然需要周全一点。”

    顾正臣欣慰地点头,含笑道:“好样的!马力,将所有人喊过来,本官有事与大家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