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活在明朝 >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作者:海上中华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活在明朝 !

    “首辅大人,您着相了首。发”老朱又怜悯地拍了拍申时行的肩膀。

    江飞努力地不让自己看起来脸色很难看。这个朱一刀太不讲究了,面对着贵为大明首辅的申时行,他不仅能做到面色如常毫不在乎,居然还敢拍他的肩膀,居然还把他顶的哑口无言!

    就算朱一刀不为自己想,总得为他们这些人考虑考虑?这申首辅回去万一对改革有什么不满,那就不仅仅是取消试点这么简单了。很有可能被直接下入大牢!

    不过这会功夫已经没时间去考虑那么远的事情了。江飞赶紧挤前来打圆场:“首辅大人不必如此忧虑。我们也是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才给军士们讲解这些,朱千户之前就说了,要让他们明白懂得,应该为什么而战”

    话还没说完,只见申时行面红耳赤地退出几步,然后对着朱一刀一个大礼就拜了下去:“受教了!”

    这倒让朱一刀顿时不知所措了。这个申时行,到底在打什么鬼主意?自己不过是看他对自己的措施不满,才辩解几句,这也能让他如此五体投地?

    申时行直起身子,对着朱一刀肃容道:“你既然有如此才学,为何不通过科举当官,却要进这锦衣卫?莫非是不堪与我等为伍?我大明士子当以修身齐家治国为己任,你却躲出老远!”

    朱一刀百口莫辩。

    他哪里是什么士子,根本连读人都算不!为何这些人却偏偏要把自己当成士子呢?难道自己真的很像那百无一用的生?其实老朱并不知道,读人在锦衣卫里面,绝对属于珍惜物种,也难怪申时行如此高看他,在这种遍地都是粗野武夫的地方,能说出这番话的,自然不是普通人。

    他定了定神,也对着申时行深鞠一躬:“大人,我大明士子当然要修身齐家治国,但普天之下,当以帝为尊,以民为本。您老身为大明首辅,当然要以国事为重,我等在外连年打仗,却也是为了大明的安危着想。锦衣卫确实臭名远扬,这不怪别人,正是因为我诸多士子不愿意去改变它!既然知道锦衣卫是这等局面,却又为何不能去改变它?难道就要眼睁睁地看着它给大明带来灭顶之灾?小子抛弃荣华富贵,投身于锦衣卫之中,并非是不堪与诸位为伍。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小子要以一己之力去改变它!就算改变不了,也不能让它成为祸害大明的灾难!”

    老朱有些激动了,他指着那些正在课的军士们:“他们哪个不是出身于百姓之家?为何要到锦衣卫来,正是因为他们清楚地了解知道,民间之疾苦,百姓之艰难,才要为皇效力,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军人,最高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就算是当皇的一条狗,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他们确实干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有谁能拍着胸脯保证,我身为大明官员,就没有触犯一点刑律?锦衣卫责任之重大,处境之艰难,还请首辅大人明鉴!”

    说罢老朱又是深鞠一躬。

    申时行再度震惊了。这个千户真的和其他的粗鄙武夫不一样,他得到的消息说,这个朱一刀是随着皇进入京师的,其来历非常可疑。但是此人又从来不和其他官员们打交道,整天埋头于锦衣卫之中。之前曾经参与过宁夏平叛,其战功也很是让其他武官们嫉妒,但谁都知道,换成自己在中卫城,绝对坚守不了几个月。

    现在居然能得到皇的允许在京师右所试点改革,当自己看到那份计划的时候,还真不敢相信,这样的计划居然会出自一个千户之手!那其中闻所未闻的制度,练兵法,已经可以和兵法大家戚继光相提并论了。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让申时行对这个计划赞叹不已,也让他对这个从没见过的千户越发地感兴趣。

    主动向皇要求来监工,是因为申时行确实不放心。这样所谓的试点改革,他从来没听说过,却又觉得似曾相识。之前张居正的改革,是直接下发公文强制地方执行,比如说考成法,优点是明显的,缺陷也是致命的,申时行一掌大权,立刻就将其废除了。它那种硬性规定带来的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假若能选择一个地方,对考成法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点改革,并不断地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最后将成熟完善的考成法再推广至全国,怎么也不会出现当时那种局面。张居正的改革大业又怎么会随着人身死而夭折?

    申时行在心中感叹着,你朱一刀若是能早生十年,或许现在的大明就又是一番局面。

    “跟我好好说说,你这个试点改革,它到底要做的是什么?”老奸巨猾的申时行一眼就指出了试点改革的目的所在。

    老朱笑了笑:“其实就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申时行突然浑身颤抖不已,激动起来!

    难怪他觉得这个试点改革似曾相识!这不就是阳明先生的心学精髓所在吗?!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他从小的目标就是做圣贤,所以他父亲平生二次打他:第一次是在他要求向皇讨兵,去征伐鞑靼的时候,父亲王华愣了半晌,随手拿起一本砸在了他的头:“让你小子狂!”

    第二次是他对父亲说我想做圣贤的时候,父亲王华想也没想直接劈脸给了他一耳光:完了完了,我王家百世英名眼看着就要毁在这个小兔崽子身!

    但王守仁并没有选择放弃,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首先要做的就是悟道。因为他相信,只要懂得了道,这天下万物便可掌握于自己手中。道这个东西比较晦涩难懂,简单点说!

    一、道是个稀罕玩意儿,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二、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三、悟道是很难的,能够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就这么多,其实我也是不大明白

    其实这已经属于古代哲学的范围,王守仁大兄弟为了这个所谓的道,曾经苦恼了很久很久。

    在悟道的过程中,他病倒了,并且对朱熹的圣贤之语产生了疑惑:他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

    在随后几年,几次会试他都没有考到一个好的结果。于是备受填鸭式教育折磨的王守仁决定放弃了。房苦读有什么用?还是熟习韬略才是报国之道。于是他又开始习武,学习兵。

    第三次会试,居然中了!而且还是二甲!

    然后王守仁被发配到工部,也就是现在的城乡建设部,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明公务员。但是他在这种每天不停重复的生活里却觉得痛苦,觉得没有激情其实现在很多人也是这么个想法。

    在穷极无聊之时,他在大脑里还是思索着朱熹的那些圣人言。慢慢地,他感觉到,朱熹的那些圣人言中存在着巨大缺陷:存天理,去人欲。通俗点说,就是为了心中所追求的崇高道德,可以去掉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

    但是在一座寺庙里,和一位禅师对话后,他对朱熹的话越来越觉得怀疑。因为他问哪个禅师,还有家人吗?想她吗?禅师低下了头说有,是母亲,怎能不想啊!王守仁就说道,这没有什么可丢人的,想念自己的母亲,此乃人之本性啊!

    禅师哭了。第二天就请辞还俗回家,探望自己已多年未见的母亲。

    王守仁从此悟道了人生的一条真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理由,人性都是绝对不会泯灭的,它会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