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少林坏小子 > 第一百八十六回 敦煌八景

第一百八十六回 敦煌八景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少林坏小子 !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鸣沙山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这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月牙泉在鸣沙山下,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泉内的罗布麻、枸杞等药材很多,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雅丹地貌分布区长宽各10公里,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长200~300米。又名三陇沙的地名始见于汉代,位置在古玉门关外,丝绸之路北线由此通过。三陇沙雅丹地貌,其走向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因其怪异特点,故有魔鬼城之说。

    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阳关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三危山和莫高窟与佛为缘,相互辉映,在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一道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风景线。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三危山古代又称碑羽山、神羽山,从敦煌绿洲看,隐三峰崇之,如危欲坠,而得名三危。

    有人题诗赞道:

    两关遗迹

    西界阳关与玉关,于阗古道迹犹存。曾看定远成功返,已遣匈奴绝塞奔。

    此日歌传三迭曲,当年地纪万军屯。一方雄控今何苦,几度春风许等论。

    千佛灵岩南山一望晓烟收,石洞岭岈景色幽。古佛庄严千变相,残碑剥蚀几经秋。

    摩挲铜狄空追忆,阅历沧桑任去留。玉塞原通天竺国,不须帆海觅瀛州。

    危峰东峙矗立三峰碧汉间,相看积雪接天山。朝暾初上高如掌,暮霭微凝翠若鬓。

    是处排空还耸峙,几回凭眺欲跻攀。停车道左频翘首,云白无心出峋间。

    党水北流党河分水到十渠,灌溉端资立夏初。不使北流常注海,相期东作各成潴。

    一泓新涨波浪浅,两星平排树影疏。最爱春来饶景色,寒水解后网鲜鱼。

    月泉晓彻胜地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昔知名。一湾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

    风卷飞沙终不到,渊含止水正相生。竭来亭畔频游玩,吸得茶香自取烹。

    古城晚眺雉堞迷离映夕阳,城西原是古敦煌。榛苓已作今时慕,禾黍谁怀故国伤。

    最羡三秋呈霁色,依然四郡镇岩疆。闲来纵目荒郊外,一阵清风晚稻香。

    绣壤春耕周围绣壤簇如茵,翠色平铺处处新。南陌风和睛欲遍,西畴日暖绿初匀。

    老农挟杖依田畔,稚子携锄立水滨。但愿长官勤抚字,丰年屡抿乐吾民。

    沙岭晴鸣沙州自古是名区,地似鸣传信不诬。雷送余音听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如山积满高千尺,映日睛烘彻六隅。巧夺天工赖人力,声来能使在斯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