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狼穴终结者 !
其实在农民出身的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时,就立志富国强兵。对外强大草原部落是和谐政策,对内是休养生息。
在汉武帝时代兵强马壮时期,击败屡屡威胁中原的匈奴也是迫于国际形式的大势所趋。
毕竟河套地区,系西汉通向西方世界诸国的商道所在位子,丝绸之路从政治意义上,外交意义上,甚至对西汉的经济和军事影响,都是至为关键的地理位置。
汉武帝必须肩负这个历史使命,打通通向地中海诸国的通道。
宣帝临终前,知道自己的孩子系一个不会统治和治理国家的类。所以在自己在位时,已为汉元帝刘奭安排“三驾马车”辅政。
三驾马车: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
不久元帝的信任与支持,让萧望之等儒臣看到改弦更张,推行仁政的希望,但这只是昙花一现。
元帝对两位师傅特别信任,满朝对儒臣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种改变武帝和宣帝时期的朝政格局,致使被逐渐冷落的史高心理失衡,于是这一个团队产生了内部分歧,乐陵侯史高与萧望之逐渐的产生嫌隙,于是一种权力斗争的阴影随即笼罩着元帝时期的西汉朝廷。
史高是借助未央宫的内部势力,与宦官里外呼应,反对萧望之的改革主张。
萧望之这一个主战改变原有格局的政治集团,此刻系忧虑外戚放纵、宦官擅权之后,最终会导致朝纲废弛,国法崩碎。
于是向元帝建议:中书是国家政事之本,应由贤明公正之士掌管,武帝优游饮宴于后庭,任用宦官掌管中书,不合乎国家旧制,且违反“古不近刑人之义”,必须予以纠正。
这个说法是对的,毕竟之前汉武帝后期重用阉人一党,是为了构建一个自己为核心的中央集团政体,他需要小人来打压贤良和反对他穷兵黩武的人。
其实这就是对元帝初即位,由于性情柔弱缺乏主见,不敢做出格局调整,议论之后还久而不决的一种提醒。
再这样治理国家,干脆未央宫内外,上下,全部宦官执政好了。
这样尖锐的政体矛盾,其实头脑清醒的人一看都透,这是不可能的,太监一大群能治理好国家么?皇帝一族又是干嘛的?日后还用饱学之士干嘛?
以后进宫在朝为官,还不如进后宫当宦官,把自己那个...呃~!切了就有前途了,这种逻辑岂不是搞笑?
萧望之在当时的朝堂上公开的提出此动议,却招致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人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