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我在武当窥屏诸天 > 第四章 黄帝历四三七三年

第四章 黄帝历四三七三年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我在武当窥屏诸天 !

    “……”

    殿中钟道烛看着陈道初渐远的背影,温润柔和的眼眸中浮现一抹赞许之色。

    但在目光瞄到挂在陈道初腰侧的那副字卷时,他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蹭蹭上前几步,振臂高呼道:“师弟,你这几月与诸宗交流的……”

    “今日乏了。”

    没有回首去看,也没等他一句话喊完,知道他所说何事的陈道初便背身摆手道:“明日再说罢!”

    说完,不等钟道烛回话,身形飘忽如风,几个眨眼后便消失在他视线之内。

    …………

    陈道初的住处与武当山中其他人不太一样,他并没有和几位师兄师叔那般衣食住行都在道观宫宇之中,而是独自一人住在半山崖畔的一座小院里。

    “平安……”

    “你是叫平安是吧?”

    “嗯!方平安。”

    “我今日见你在殿上有些神思不属,拜师的时候都没有反应过来,是不是想家了啊?”

    “……”

    一段略长的沉默。

    “哈哈,你看我又在胡说八道了。”

    沉默过后,那传来尴尬笑声的人说道:“对了,小师叔这些年还从未收过弟子,你今日拜了小师叔为师,这下子你可是成了他的开山大弟子了啊!”

    “开山大弟子……我……”

    那稚嫩的声音有些惊惶,但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回话。

    “你也不用有什么压力,虽说小师叔平日里有些不着腔调,但待人很是平和,而且……”

    那年长些的声音便笑边说,忽然话音一转,声音加重:“小师叔可是咱们武当山最厉害的人呢!”

    “啊?”

    发出稚嫩语声之人声音终于有了些不一样的变化,讶异道:“真的吗?”

    “那当然了,我难道还会骗你不成……”

    ……

    尚未步入院中,圆脸道士袁至茂和那名叫平安的少年的一段对话便传入了陈道初耳中。

    袁至茂还是跟陈道初所认识的那样,看似正经却油腔滑调。

    而少年方平安则依旧与先前殿中一样畏畏缩缩,直到那道讶异声音传来,陈道初古井不波的眼神才终于有了少许变化。

    “吱呀……”

    伴着开门声响起,屋内一青一少二人瞬时停下对话和手上的动作,转头望向迈步走进屋内的陈道初。

    袁至茂抬起正在整理床铺的手,拱手作揖道:“小师叔……”

    方平安也学着他的样子,两手抱在一起,躬身道:“师父……”

    “嗯。”

    点了点头,陈道初见屋内一副刚开始收拾的样子,没有多说,只道:“你们继续吧。”

    说完,便转身关上房门,循着脚步声渐渐走远了。

    而此时的屋内,方平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失落,但却正好被机敏的袁至茂看在眼里,忙笑着说道:

    “小师叔这人就是这样,来,咱们继续收拾吧。”

    “嗯。”

    …………

    是夜。

    收拾好卧房的方平安早早就吹灭了蜡烛躺到了床上。

    但辗转反侧了好久,仍没有睡着,直到斑斓月光透过窗纸洒落屋中,在朦胧光影下方平安看到父母满脸笑容的虚影,这才伸着一只手臂,迷迷糊糊睡去。

    …………

    小院正中,一株桃树底下。

    陈道初昂首望向夜空,头上发簪已摇摇欲坠,而他浑然不觉,神思不知飘到了何方。

    “……”

    直至一阵微乎其微的声响传入他耳中,才回过神来,挽了下发簪,侧首望向声音传来的位置。

    那里是方平安的小屋。

    轻声慢步走到门前,陈道初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来到床边,一眼就看到了蜷缩成了一团的方平安。

    这个瘦小不堪的孩子此时正侧身缩在木床边上,双手紧捏着枕头,浑身发颤,尽管已经入睡,可嘴里仍传来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呓语,眼角下的枕布更是浮出一大片湿痕。

    陈道初虽听不清他具体说了些什么,却隐约听到了爹、娘这两个称呼。

    没有弄出声响,陈道初为他掖上被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

    翌日清晨。

    刚一打开房门,陈道初便看见圆脸道士袁至茂提着个食盒送来了早饭,而方平安也早早就起了床,正拢着手坐在门槛上发呆。

    “师父……”

    等到陈道初走近,方平安才赶忙起身问好。

    “小师叔,平安……”

    小跑进院中的袁至茂将手中食盒放到树下桌上,朝两人招呼道:“快来吃早饭了。”

    “不了。”

    陈道初直朝院外走去,中途来到袁至茂身旁时,晃了晃手中一幅长长的字卷,道:“我还有事,你们先吃吧,记得让平安多吃一些。”

    “好。”

    …………

    离开小院后,陈道初沿着山道石阶一路向上。

    可就在行至中途时,上头忽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听声响,怕是不下百人。

    又往上走了几十阶,陈道初便远远看见五位身着素白道袍的武当真传弟子正领着上百名身穿淡黄色道袍的道士齐步下山。

    这些弟子或是持刀剑,或是持拂尘,或是持铁头长棍,不一而足。

    更是有一些弟子抱着画满符箓的锦黄长幡。

    陈道初一眼见到,就知道这些弟子应是昨日紫霄宫中掌门师兄钟道烛所说的派遣下山去围剿那妖魔百眼太岁的大部队。

    “小师叔……”

    待这群人来到近前,发现陈道初时,纷纷驻足,拱手问好。

    陈道初微微颔首,没有多说什么,只轻拍了两下当头那人的肩膀,道了一声“多加注意!”,目送他们下山后,方才继续行进。

    陈道初此去之处乃是位于后山的一幢三层琼楼——

    登云楼!

    登云楼这登云二字乃是取自道家的登云飞举,此楼收录了武当所有道经典籍、武功道法,这些年来都是由陈道初的二师叔张始光常年看护。

    几刻过后……

    当陈道初来到登云楼前,只见老大钟道烛和发须黑白参半的师叔张始光正坐在门前石桌上就着咸菜喝着稀粥。

    “道初……”

    钟道烛见他过来,抹了把嘴,问道:“吃了吗?”

    “还没呢!正好喝点粥垫垫肚子……”

    陈道初随口回了句,直接伸手在食盒中拿过一副碗筷,准备从桌上盆里盛粥,可还没盛上两勺,就听见师叔张始光出声。

    “道初,道烛,时候不早了,我们不如先……”

    “师叔,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没等张始光说完,钟道烛就立马张口打断了他的话,看他已放下碗筷正襟危坐,接着道:“不管什么事,吃完饭之后再说吧。”

    陈道初知道自己这位师兄小时候曾被饿怕了,对粮食和吃饭格外重视,所以也没去管师叔的反应,当即盛上满满一碗,就着几筷子咸菜,吸溜着喝了起来。

    饭饱之后,几人收拾好碗筷,跟着陈道初走进楼中。

    来到一处桌案前,陈道初看了眼分立两侧的二人,取下腰侧字卷在桌上摊开。

    三人目光一同投去。

    只见字卷摊开之后,纸面上分隔成三部分,最左侧是一些鬼画符一般的东西,足有十数道,中间是三段长长的蝇头小字,最右侧则浮着四五团纯黑墨渍,但一细看,却见这些墨渍在固定区域内缓缓游动,好似活物。

    “道初,这便是你这几月交流诸宗所得?”

    钟道烛双眼微眯,凶恶脸庞上挤出有些狰狞的笑容,问道。

    而师叔张始光也是面带喜色,一脸问询。

    “嗯。”

    点头应了声,陈道初手指向字卷,开始为二人述说起来:“这左侧的乃是……”

    约四个多月前,陈道初下山拜会道门诸宗,此时这字卷上所记所画,便是他这几个月以来与这些山门宗派交流置换所得的一些各家道法秘箓。

    那左侧的十数道鬼画符正如其貌,乃是他拜会诸如正一龙虎山、上清茅山派、神霄派等一应符箓大派置换所得。

    为此,陈道初付出了一些武当山具有特殊功效的功法秘籍。

    而那中间的三段蝇头小字,为三门法器铸造之法,是他从全真龙门派、全真南宗等丹鼎大派交换得来。

    付出的同样是几门功法秘籍。

    而那最右侧几团宛如活物的墨渍,则是……

    陈道初这一途遇到并封禁的阴邪鬼物!

    其实……

    下山前往诸宗交流道法、巡游各地,陈道初并不是第一人,在他之前,不论是道门还是佛家都早已有人做过此事。

    …………

    二十年前。

    大明天启十七年,黄帝历四三五四年。

    大年初一的那一夜,夜空中突然多了一轮血月,群星被一层至暗阴影与一抹绚烂光彩对半遮盖,世上的每一个人更是被一阵无处不在的嘈杂呓语所侵袭。

    这一晚,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整个大明几万万人彻夜惊惶,无人能眠。

    而后……

    真正的噩梦随之开始!

    天地之间不知从何处冒出一群食人血肉、形态各异的恐怖妖魔,而一些过世之人更是化身鬼物,夺人魂魄、啖人六欲。

    自此,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而这一天,也就是上百年来武当浑清钟唯一响彻九道的一次!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

    值此生灵涂炭、家国将倾之际,大明中枢朝廷并未崩溃,依旧在调兵遣将镇压各地妖魔,而佛家道门也联合朝廷勠力同心共同研究出了一条对付妖魔鬼怪的途径。

    那便是,以妖魔之力以制妖魔,以鬼怪之力以制鬼怪!

    如今武当之所以每半月派遣门下弟子下山巡游,便是从那时一个未曾付诸笔端的约定开始……

    反制妖魔的方法诞生之后。

    长达六年的时间,各地乱象才逐渐平复,那些妖魔鬼怪或被诛杀、或被封压、或被驱逐,大明开始休养生息,渐渐恢复了之前的平和盛世。

    但是,在这片埋葬着数百万悍卒英魂、数千万百姓尸骨的土地上……

    妖魔之祸还仍未消失,鬼怪之乱也未被斩断!

    先前那百眼太岁屠戮一村上千百姓便是血淋淋的见证!

    而今……

    天启三十七年!

    黄帝历四三七三年!

    大明几万万人的抗争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