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驱胡逐马鏖西北 !
7
现在来看,西路军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缺乏明确的、一以贯之的行动目标。最初,西路军的任务是向西打通国际路线,取得共产国际和苏联的直接援助。西安事变前后,为因应形势的变化,上级更多地是考虑让西路军配合河东红军与友军,指示西路军东返。西路军准备东返时,由于国共关系再度紧张,上级又要求西路军继续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任务。这中间,还搀杂着更为复杂的原因,就是方面军领导人的互信问题。虽然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了,但长征途中形成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当时彭总就感觉到,指挥红四方面军部队有点费力。196年10月底,他电告军委领导人说:“张(国焘)对打胡(宗南)敌,始终是动摇的,企图以四方面军先取(远)方(物)资后再说,以一方面军与胡敌周旋,削弱力量,(他)好说话。”根据他的意见,准备渡河的红1军接到上级命令,留在了河东,“先打胡敌,后取宁夏”。任务不明确,忽东忽西,导致西路军负责人数次改变作战决心,而西路军负责人又不明究里,只能被动、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影响了西路军的对敌斗争。第二、缺乏后方支持。西路军远离根据地,脱离后方,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西路军与数倍于己的马家军作战,外线作战一般情况下应该实行战役战斗的速决,而不宜打阵地战。河西走廊地广人稀,有时上百里才有一个村落,茫茫戈壁滩极其不利于我军集中作战,非常有利于马家军的骑兵作战。第三、缺乏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说,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然而,争取群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河西走廊是马步芳长期统治的地区,受反动宣传,普通民众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加上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使得群众工作难以开展。此外,西路军听不懂河西走廊的群众语言,不了解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更不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双方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更增加了西路军群众工作的难度。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就很难争取民族地区的群众。因此,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据地的目标只能是海市蜃楼。第四、缺乏临机处置权。西路军的主要领导人本来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善于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这一错误对西路军主要领导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压力,他们在转战过程中,每一次行动都听从上级的指示,而上级又远离河西走廊,对河西走廊的情况以及战场形势并不十分了解,有些命令、指示并不符合战场形势,需要西路军领导人临机处置,而西路军领导人顾虑重重、缩手缩脚,不能正确处置不断变化的情况,数次丧失战机,最终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造成西路军进退失据、被动挨打。在临泽、高台,西路军被马家军团团包围,形势危如累卵,需要西路军领导人果断决策,而他们却不敢临机处置。西路军总指挥后来回忆说:“多事之秋,变幻莫测。军委这时又命令西路军停止西进,在甘州、肃州地区建立根据地。我们不了解上面的意图所在,左思右想,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继续西进吧,没有中央的命令;留在现地吧,四面受敌,处境确实艰险。怎么办?我们电请中央派四军、三十一军来援,东西合力,夹击二马,争取灭敌主力一部,为建立甘、肃二州根据地创造条件。但是军委认为,河东抽不出部队西援我们,令西路军团结一致,紧缩编制,人自为战,坚决歼敌,独立完成任务。张国焘也出面打电报强调‘军委对西路军的指示是一贯正确的,对西路军是充分注意到的’,‘如果还有过去认为中央路线不正确,而残留着对领导的怀疑,是不应有的。应当在部队中,特别在干部中,提高党中央和军委的威信’。事情到了这般地步,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只有坚决服从命令,令部队就地坚持。”第五、缺乏充分的物质保障。战斗力的基本要素是武器装备,虽然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人的战斗精神只有与基本的物质条件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巨大的威力。西路军枪支弹药严重缺乏,平均一杆枪不到10发子弹,且消耗之后又无法补充,广大将士英雄无用武之地。红军连一门迫击炮都没有,全靠近战对付马家军。每当敌人冲到红军阵地前沿时,红军迅速冲出阵地,与敌人肉搏格斗,杀退敌人。子弹消耗完之后,官兵们把枪放在一边,拿着大刀、长矛、木棍、石头,与敌人厮杀。有时,官兵们什么都没有,就赤手空拳,与敌军战斗,掐敌人脖子,咬敌人耳朵……许多战士倒在了血泊中。
一战成名万骨枯!
河西战役,马步芳残忍地吮吸着西路军将士的鲜血,浇铸了自己的权柄,膨胀着自己的势力。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的蒋介石,对在西安事变中通电拥护自己、鞭挞张杨,又卖力“剿灭”西路军的马步芳,自然格外高看一眼,一再表彰马步芳的“忠心”与“殊功”,更加倚重马步芳。河西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将马步芳的新编第军改编为陆军第8军,将马步青的骑5师扩编为陆军骑兵第5军。198年,蒋介石又任命马步芳为青海省政府主席、国民党青海省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步芳炙手可热、权势熏天,成为名副其实的“青海”王了。
功高震主,树大招风,马步芳明白这个道理。在一片赞扬声中,马步芳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显示出他的过人之处。他“谦虚”地发表演讲说,青海的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人民的武力”,“纯为求统一及安内工作,并非为地方或个人而战”。吹嘘他们在与西路军作战时,“将士裹创而奋斗,民众输粮而襄从,始得以歼敌”。马步芳对自己的这番“粲花之论”自鸣得意。197年6月,马步芳大张旗鼓地举行阵亡军民追悼大会,蒋介石派代表参加。马步芳派人将“阵亡烈士”的木制牌位送进昭忠寺供奉,并让西宁的清真寺、佛教会等举办相关活动,对安抚人心、激励士气起到了一点作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