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往事 !
几天后的早朝,文武百官排班肃立,恭候诏书,却意外地发现没有任何诏书,百官面面相觑。忽然,宦官们集体聒噪,怒吼道:“韩偓拒绝撰写诏书!”百官战栗不已,以为朝中生变,一个个头冒冷汗,不敢吱声。
李茂贞大声说道:“陛下任命宰相,韩偓竟敢抗旨不遵,拒写诏书,跟叛逆谋反有何不同?”
昭宗内心是倾向于韩偓的,于是说道:“你们推荐韦贻范,朕不反对;翰林学士拒绝起草诏书,朕也不反对。况且韩偓已经在奏章上解释的明明白白,有何不妥?”
李茂贞无言以对,等散朝之后,来到宰相办公厅,对宰相苏检说道:“奸邪小人结党营私,还跟以前一样!”贼喊捉贼,还扼腕叹息良久。
李茂贞自认为很没有面子,而韦贻范却还恬不知耻地继续钻营,想继续通过李茂贞的门路复出。李茂贞无比厌烦,让左右人给他带话:“我搞不懂你们这帮文人的繁文缛节,害得我丢人现眼,看我不抽机会把韦贻范安置到邠州去!”韦贻范这才改投其他门路,冲着宦官使劲。
当月,韦贻范果然疏通了所有环节,在宦官的大力扶持下,重新拜相。这一次由姚洎来撰写诏书。
按照惯例,皇帝任命宰相时,宰相应该谦虚地推辞,表示自己才学不够、德望欠缺,不足以胜任尔尔。然后在群臣及皇帝的执意坚持之下,才能接受任命。
而韦贻范却绕过了这些虚伪客套的形式主义,接到诏书之后,立刻上疏谢恩,次日就急匆匆地到岗上任。
那一天,是8月27日。仅仅两个多月之后,11月14日,宰相韦贻范因病医治无效,于临时朝廷所在地凤翔逝世。用他短暂的职业生涯谱写了一曲厚颜无耻的挽歌。
在韦贻范短暂的丁母忧期间,曾向朝廷推荐了两个接替相位的人选,姚洎和苏检,而这两位也同样是宦官势力和李茂贞的倾向。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姚洎还算保持了一颗清醒地头脑,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更知道这时候的“宰相”跟无助地昭宗皇帝一样,都是受人控制的傀儡,而且还要时刻准备好背黑锅,下场通常会很凄惨。所以姚洎先征求韩偓的意见。
韩偓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最好别接受任命,还提醒他不要忘了他的全家老小都在长安,在朱温的控制之下,而且朱温的大军眼看就要合围凤翔,宦官和关西集团朝不保夕,万一……对吧,您掂量着来吧。
于是,姚洎声称有病,难以胜任宰相之位。
随后,苏检出任宰相。
【凤翔之围】
朱温从太原解围之后,班师河中休整。宰相崔胤亲自赶赴河中,催促朱温攻打凤翔,他声泪俱下地向朱温控诉宦官们的种种卑劣不臣行径,并称李茂贞阴谋把皇帝劫持到蜀地,苦口婆心劝朱温早日围攻凤翔。
蜀地,王建的地盘,从来都不是李茂贞的势力范围,不仅如此,王建还把李茂贞在山南的地盘蚕食殆尽。李茂贞劫持昭宗入蜀的说法,显然是崔胤凭空臆造出来的谣言。对此,朱温不予点破,因为他也需要这种谣言,为进军凤翔提供舆论基础。
朱温大摆宴席,盛情款待崔胤,再次郑重声明: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为了帝国安危,我朱温愿意横眉冷对千夫指,为人民服务嘛。咱们即刻兵发凤翔!
崔胤激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位帝国宰相,亲自出城到渭桥远接高迎,还亲自为朱温捧觞祝寿,更是亲自为朱温打着板子唱歌,为朱温歌功颂德,歌词也是崔胤亲自撰写。低三下四,奴颜婢膝,极尽谄媚舔菊之能事。
汴将康怀贞率先锋军向凤翔进发,击溃李继昭。
凤翔军民大恐,李茂贞把城外居民全部迁到城里,做好了长期消耗战的准备。
6月,朱温率五万精锐部队进驻凤翔府南面的虢县(今陕西省宝鸡市)。李茂贞集中了全部兵力,向朱温发动猛攻,打算先发制人,待敌喘息未定而予以迎头痛击,让朱温知难而退。不料又被朱温打败,被杀一万多人。
随后,朱温派孔勍乘胜出击,迂回南下大散关,攻克了凤州,继而向西攻克成州、陇州,完成了对凤翔府的“半包围”。
凤州、成州,在凤翔府的西南方向,是凤翔势力的战略纵深,而陇州则位于凤翔府的西北面,掐住了凤翔府西面的战略要地——故关。
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渭水由西往东,是一道天然屏障;渭水北岸,由西往东依次是秦州、陇山、陇州、凤翔府。陇山成南北走向,中部偏南留有一道缺口,这道缺口就是故关。秦州增援凤翔、凤翔西撤秦州,都被故关死死地卡住咽喉,而故关又在陇州的严密监视之下。
现在,陇州被朱温控制,就等于掐断了凤翔西侧的生命线,而南面的大散关也已经被朱温控制。
东北面的邠州也早已经投降了朱温,凤翔已经岌岌可危了。
朱温亲率大军兵临城下,换穿正式官服,面对城楼痛哭,诉说自己以兵犯驾的缘由,强调自己只是迎接皇上圣驾回京,而非与岐王李茂贞争强斗狠。同时环绕凤翔修筑五座大营,开始了围城战。
李茂贞的堂弟——鄜州保大节度使李茂勋,率部增援凤翔,进驻三原。朱温派康怀贞、孔勍一战而退之。
李茂贞动员部队发动夜袭,被打败,休整之后又动员全军向朱温发动反击,激战一天,不能取胜,傍晚时分,当李茂贞撤退时,汴军紧随其后,差一点就攻下西门。
李茂贞从此不敢再主动出城,老老实实龟缩城内。
秋雨连绵,粮草供应短缺和疾病盛行的老问题再次困扰着朱温,使得朱温再一次产生了退军的念头。
目睹了无数次围城战之后,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守军的最佳援军是恶劣天气和瘟疫。
在商议退兵的军事会议上,有两员将领极力反对,他们是高季昌和刘知俊。他们说凤翔一战,关系重大,有碍天下观瞻!现在,全天下都在盯着凤翔,战斗结果直接影响着他们政治立场,汴军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刘知俊,是朱温东征徐州时候的降将,有勇有谋,正因他智勇双全,才遭时溥的猜忌,从而弃暗投明。
高季昌,就更不是外人了,他是朱温的干孙子。原本是汴州富商李让的奴仆,朱温初镇汴时,缺兵少将、缺粮缺饷,“开明绅士”李让倾财资助,帮朱温渡过了最初的窘境,于是被朱温收为养子,赐名朱友让。后来,朱温在朱友让的奴仆中发现了一个相貌不凡之人,观其言谈举止也异于常人,于是就命朱友让收之为养子,此人正是高季昌。所以高季昌是朱温干儿子的干儿子,正经干孙子。这孙子可不一般,日后也有一朝人王地主之命。
高季昌一语道破了朱温的顾虑,无非是李茂贞坚守不出,所以只需略施小计,引蛇出洞即可。
道理是这样的,可如何才能让李茂贞这个老狐狸上当呢?
高季昌在军中招募死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骑兵马景报名应征。
临行前,马景交代后事,说知道自己属于“死间”,不可能活着回来,只求梁王能够兑现承诺,优待其妻儿老小。
朱温眼眶湿润,握住马景的双手,感叹他的忠义之举,并提出挽留,不愿让他就此送命。
马景视死如归,坚持前往。
当时,朱温已经命侄子朱友伦从汴州增援,计算其行程,应该在第二天到来。于是马景就利用这个机会“叛逃”。
当日,朱温下令,喂饱战马,用牛肉美酒犒赏三军,吃好喝好,准备玩儿命。
次日凌晨,汴军大营收起旗帜,全军暗中埋伏,不得随意走动,整座军营看起来空无一人。
马景混杂在接应朱友伦的队伍中,徐徐进发,等出营后,忽然拨转马头,向着凤翔城门玩儿命狂奔,向凤翔“投诚”。
入城后,马景说有重要情报要亲自面见李茂贞才能说。李茂贞接见了他,马景报告说朱温主力部队因粮草断绝外加瘟疫横行,已经全部连夜撤走,只留下不到一万老弱病残守着军营,而这一万人也会在今晚悄悄离开,机不可失,请尽快追击!
李茂贞遂派兵了望侦查,果然发现汴营空无一人,也侦查到汴军主力撤退的情况(其实是迎接朱友伦援军),于是大喜过望,认为是天赐良机,于是赶紧出动全部兵力,追杀汴军。
毫无悬念,李茂贞惨遭埋伏,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