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大宋海贼王 !
张令徽领头喊道:“归顺大宋!”于是众人高声喧乎,无不回应。
郭药师遂派人将监军萧余庆囚禁起来,同时,派团练使赵鹤寿携带降表连夜出发,去往雄州拜见童贯。
赵鹤寿赶紧出发,第二天天亮时来到雄州,他代表郭药师向童贯呈上一份降表。郭药师降表原文如下:“伏闻番汉之人实为异类,羊狼之伍,不可同居。自生夷狄之乡,未被衣冠之化,常思戴日,和啻望霓!一昨天祚皇帝怠弃銮舆,越在草莽,万姓无依栖之地,五都有板荡之危,虽宣宗嗣国,旋至奄忽,女后摄政,尤难抚绥,诚天命之有归,非人力所能致。臣药师等,虽属多难,莫生异心,盖所居父母之邦,不可废臣子之节。今契丹自为戎首,窃稔奸谋,燔烧我里庐,虔刘我士女,报之以怨,抚乃以仇。臣药师等,以是竞思戴舜以同心,不可助纣为虐,今将所管押马步军,用申恳悃,伏愿皇帝陛下,副兹多望,悯此哀鸣,特开天地之恩,许入风云之会,实所愿也,非敢望焉。臣药师等无任瞻天慕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以闻。臣药师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童贯将降表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两遍,心里大喜。易州已经归降,涿州也要归降,童贯抑制住内心的喜悦,缓缓抬起头,问赵鹤寿:“你们涿州常胜军现有多少兵马?”
赵鹤寿回答道:“有八千精兵,其中铁骑五百,现全部归顺大宋,所有将士都愿在太师麾下听命。”
童贯又问道:“现在辽军统共有多少人马?”
赵鹤寿想了想道:“大约有两万多,不足三万。目前兵分两路,一路在居庸关布防,由耶律大石统领,防御金军;另一路驻扎在卢沟河沿岸,由萧干统领,防御宋军。”
童贯又问道:“目前幽州城内情况如何?”
赵鹤寿说道:“现在幽州城内人心惶惶,恐惧不安,都知道幽州迟早会失守。有人愿意归于大宋,也有人愿意归于女真,也有人主张与燕京共存亡,各种想法,互相矛盾,局势比较混乱。”
童贯沉思了一下道:“郭将军的这份奏表,老夫将马上安排快马飞报朝廷。你饭后速回涿州,请郭将军将八千精兵和五百铁骑开进易州,副都统何灌现在正在易州,由他负责接收。请郭将军本人前来雄州宣抚司,共商进军幽州大计。”
童贯想,不管你郭药师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只要你军队开进易州,你本人来到雄州,就将都在我的掌控之中。童贯对郭药师其性格与经历并不了解。
对于萧干曾来涿州一事,赵鹤寿没告诉童贯。他知道,当时郭药师完全有机会将萧干扣下,郭药师是故意放走萧干的。这件事如果被童贯知道,一定会对郭药师还有他们刚投降的常胜军不利。
萧干骑马驰回析津府,立即入宫来到长春殿,向萧德妃做了汇报。那时已是午夜,坐落在燕京城西南角的皇宫里十分寂静。萧德妃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道:“你不是说,郭药师不会降宋吗?”
萧干惭愧地低下头:“是臣看走眼了,没想到,他也是一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萧干真没想到郭药师会背叛大辽。现在,涿州已失陷,析津府的南大门已经打开,析津府岌岌可危。萧干感到情况有些不妙,守住析津府的希望有些渺茫,可他不甘心,他决心放手一搏。
萧德妃叹了一口气道:“明天上朝再议吧。”
第二天,在元和殿里,萧德妃对文武百官说道:“目前形势十分严峻,大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金国兵马已入住奉圣州,即将兵临城下。易州高凤和涿州郭药师先后降宋,宋军已挺入易州,很快也将兵临城下。现在国步维艰,宗社将倾,诸位有何妙计,不妨畅所欲言。”
宰相左企弓说道:“以臣之见,可向金国遣使称臣,因为现在来看,大金如日之初升,力量方强,军队所向披靡,顺之则生,逆之将亡。我大辽已千疮万孔,气息奄奄,不然恐怕难以保存。”左企弓这年已经七十二岁,但耳聪目明,头脑清醒,说话直率。
乾文阁待制韩昉则提出不同看法,他说:“臣以为,向金国称臣不如向大宋称臣。我大辽与大宋有百年信誓,有历史基础,再说,大宋乃文明大国,富庶之国,而金国起于边鄙之地,只不过是一群豺狼罢了,与之为伴,前途凶险,迟早会成为他们的盘中之餐。”韩昉是十年前的科举状元,为人和善,一贯主张向大宋靠近,以保社稷。
左企弓说:“大宋的卑鄙行径,难道你没看到吗?在我大辽面临亡国之际,他们撕毁协议,趁机瓜分我大辽土地,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这样的盟友靠得住吗?你不必幻想了!惟有大金国,可以遣使去商谈。”
韩昉反击道:“大宋出兵北上,目的不就是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吗?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中原故土,人家要收回去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金国则不然,金国就是要亡我大辽宗庙,这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即使遣使去交涉,也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向金国称臣只不过是左相公的一厢情愿罢了。”
这时,众大臣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有赞成降金的,有赞成降宋的。惟有萧干和耶律大石沉默不语。
萧德妃见众大臣都赞成投降,没有人主张拼死守城,抵抗到底,她心里一阵难过,一阵疼痛。从内心深处来讲,萧德妃是坚决反对投降的,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性格刚烈,主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可是,现在众大臣都建议,向宋朝或者金国称臣求和,萧德妃也只好顺水推舟。同时,她觉得这也是一个缓兵之计,可为今后进一步谋划赢得更多时间。
萧德妃说:“大家就不要争了,我看两者皆可取。对大宋和大金,我们都派出使者求和,纳款称臣,谁先接受就投靠谁,大家以为如何?”
众臣齐声说道:“太后英明,这是两全其美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