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177章 恩科殿试

第177章 恩科殿试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大明第四次恩科殿试正式开始。

    黎明时分,奉天大殿内,光禄寺早就在昨晚将预备好贡士们的试桌,陈放于殿外东西两侧。

    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已经全部统计完毕,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按照顺序站在奉天殿前的阶梯上,文武百官身穿礼服,全部立于殿内外两侧。

    鸿胪寺官员高呼道:“恭迎皇帝陛下,太子殿下,吴王殿下!”

    “叩首!”

    “鸣炮!”

    只见朱元璋,朱标,朱英在谨身殿换好礼服,在鞭炮声中,缓缓走进奉天大殿内。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吴王殿下千岁!”百官齐刷刷的跪倒一片,全部叩首。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颇具威严,太子朱标站于左侧,神情肃穆,朱英站于右侧,面无表情。

    朱元璋微微点头,沉声道:“开始吧!”

    刘三吾拱手会意,执事官来到殿中,内侍官将准备好的策题交于礼部官置于案上。

    鸿胪寺官员高呼道:“贡士进殿!”

    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三十多位参加殿试的学子缓缓走到奉天大殿门口,行三叩五拜之礼。

    这些人中,最大的头发胡子都白了,少说有六七十岁了,最小的也就十几岁,还没开始长胡子,这些人中,无论老少,可以说都是幸运的,有些人终其一生,白首穷经也无法进入殿试的大门。

    此时,鞭炮声再次响起,刘三吾高呼道:“百官退!”

    只见立于两侧的文武百官缓缓退出大殿,殿试正开始。

    刘三吾端起礼部送来的贡生名单,依次念道:“许观,王羽,龙子钧,陈伯颜,吴言信,张显宗,,,”

    点到名字的贡生先被锦衣卫搜身,查看身上是否有携带利器,小抄等情况,若是携带利器,那是是想刺王杀驾,不用想都知道一定会被当场斩杀。

    若是携带小抄作弊,一般会取消殿试的资格,逐出考场,终生不得参加科举,这一次的主考官是洪武爷,他老人家会直接送你回老家,只要脑子没病,都不会干出这些事。

    贡生进入大殿后会向朱元璋,朱标,朱英行拱手礼。

    张显宗和吴言信看到朱英的时候瞬间愣住了,二人万万没想到,前几日一起吃馄饨的人竟然是当今皇长孙,吴王殿下,怪不得就连吏部尚书凌汉老大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的。

    二人离开后,朱元璋忍不住问道:“大孙,这二人你认识啊?”

    朱英笑道:“这二人都是福建学子,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左边那人叫张显宗,嗯,,,这个名字孙儿记得很清楚,嘶……!”倒吸一口凉气,朱英捂着脸颊,呲牙咧嘴。

    朱元璋眉头一皱,疑惑道:“大孙,你咋了?牙疼啊!”

    朱英笑了笑,没有回答,不过朱元璋却记住了张显宗这个名字。

    这三十一人都是各地过关斩将杀出来的优秀学子,殿试只是决出最后的名次,但无论名次如何,能参加殿试的基本都会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这些人也被称为天子门生。

    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看皇上本人,要是皇帝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那就不是落第不落地的事了。

    殿试考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策论,简单的说就是皇帝亲自出一道当前的朝政问题,贡生需要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写一篇解决的方法。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谁是货真价实的治国之才,谁是读死书的书呆子。

    皇上亲自审阅,然后排出一甲,二甲,三甲的名次。

    一甲共三个名额,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第一名叫做传胪,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能参加殿试的基本上都有官做,但也不排除个别带有很大水分的人。

    至少洪武年间的科举还是比较真实的,没有发生过科场舞弊之事,大部分学子都是靠着真才实学拿到的最终名次!

    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是个例外,严格意义上说,并没有人作弊,政治需求而已,从那一次科场舞弊案开始,科举制度有了大的改革,不再全国排名,而是按地域分为南榜和北榜。

    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和当下高考中的省区划线有异曲同工之妙!

    言归正传!

    所有贡生就位后,端坐在试桌前,有些学子由于紧张,身体甚至开始发抖。

    刘三吾令人敲锣,锣声响过,贡生们才能开始答题。

    一炷香过后,有些人看着策题发呆,有些人低头沉思,还有些人已经开始答题了。

    这一幕让朱英想起了前世参加高考的时候,也是和这些人一样,有时候笔飞如舞,有时候急的抓耳挠腮,却又无可奈何,气的想把试卷直接撕了,然后潇洒离场,特别是考那鸟语的时候,更甚,,,

    考场之上,朱元璋离开龙椅,背着双手,在众学子之间溜达,像极了后世的监考官。

    朱标目光如炬,盯着每一位贡生!

    朱英特别注意了第一位叫做许观的贡生。

    此人位于最靠近御案的位置,年纪轻轻,仪表堂堂,答策之间,神情坦然,从容有度,从他的脸上没有看出一丝紧张和为难。

    从开始答策之时,只是略为思考一下,下笔至此就没有停下过,而且是越写越快,越写越兴奋。

    真不愧是千古第一状元,六元魁首,科举第一人,就是这份答策的从容恐怕都要超过很多人。

    当然,从容来自信心,只要肚子里有货,考什么都不怕。

    殿试只有一天的时间,黎明开考,日落结束。

    参加殿试的贡生是不需要自己带干粮的。

    中午,光禄寺的官员派人送来了贡生所需要的饭菜。

    每人两张饼,一碗清汤,仅此而已。

    所有进入大殿内的人都要经过锦衣卫的搜身,包括送饭的光禄寺官员,就连烙好的饼都要掰开查看。

    送饭的时候,身后还要紧跟着锦衣卫盯着,以防有人搞小动作进行作弊。

    一人作弊,全场学子,官员,锦衣卫都要跟着倒霉,自然不敢大意。

    此时,已经有些学子放下手中毛笔开始进食,但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心情吃饭。

    朱元璋祖孙三人同样喝着清汤,啃着大饼,与众学子无异。

    只见,坐在最前面的许观吃饱喝足后,将手中的策论恭敬的交到御案之上,并拱手说道:“圣上,学生已完成答策!”

    朱元璋啃着大饼,带着赞许的目光夸赞道:“只用了半天就答完了,不愧是会元!”

    “学生叩谢圣上赞扬!”许观跪在地上叩首道。

    朱元璋对他很是满意,摆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没一会儿,又有不少人开始“交卷”,只是他们却不似许观一般轻松。

    即将日落之时,大殿内只剩张显宗一人还在从容不迫的答策。

    眼看刘三吾就要命人开始敲锣,却被朱元璋制止了,说道:“让他写,天黑看不清就给他点上蜡烛!”

    天色即将摸黑之时,张显宗终于停笔,又仔细端详一阵,这才放心的交了上去。

    随着张显宗的离场,殿试正式结束,鸣炮,谢幕!

    由于此次殿试由朱元璋亲自主考,所以这些答策也不需要封存,直接被他亲自带到了御书房,准备和太子朱标连夜挑灯审阅。

    ……

    最近有些拖剧情了,接下来会加快推进剧情,朱标离京,吕氏的末日即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