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中文网 > 巨浪 > 序不一样的历史十二

序不一样的历史十二

一零中文网 www.10zw.com,最快更新巨浪 !

    波澜壮阔的海面上,一支悬挂着金色腾龙旗,由四十多艘战列舰,六十多艘巡洋舰组成的庞大舰队乘着东南风,向北快速航行着。

    北大西洋上,五月分就刮起了东南风,确实非常反常。

    难道,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旗舰舰桥上,一名身着海军蓝将领服的中年人抬头看了眼桅杆顶端的“风兜”目光再次回到了前方雾气笼罩的海面上。

    三天了,整整三天,仍然没有追上!

    中年将领的神色极为严峻,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三天的时间足够改写历史。可是,他却率领舰队在大海上浪费了这宝贵的三天时间!

    “将军,快看!”

    大雾中,一艘只有一层火炮甲板的三等巡洋舰(按照帝国海军对战舰的分化,装备能够发射五十斤炮弹,且火炮数量超过八十门的为战列舰,装备能够发射三十斤炮弹,火炮数量在六十到八十门之间的为一等巡洋舰,四十到六十门之间的为二等巡洋舰,二十到四十门之间的为三等巡洋舰,少于二十门的为驱逐舰。一般情况下,三等巡洋舰只有一层火炮甲板)快速穿出,朝着舰队方向驶来。

    “是‘宁波’号!”

    中年将领微微点了点头,虽然还有好几里的距离,但是他早就认出了那艘巡洋舰,正是昨天派出去的,寻找敌舰队行踪的“宁波”号。

    按照当时帝国海军对战舰的命名原则,战列舰中,一等战列舰都以帝国历史上的名人,特别是海军将领的名字命名;二等战列舰以帝国各省省会,或者重要地名命名。巡洋舰则主要以帝国的大中型城市命名,其中又以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的城市为主。

    随着旗舰减速“宁波”号巡洋舰迅速靠了上来。

    一名年轻军官等不到巡洋舰放下帆板,直接抓住缆绳,从巡洋舰荡到了旗舰上。看起来,情况相当紧急。

    “禀将军,发现敌舰队!”

    中年将领的眉头微微一皱。

    “主力舰队?”旁边的副官更是焦急。

    “主力舰队,就在前方约莫三十里处,大约有五十艘战列舰,上百艘巡洋舰与驱逐舰。”

    “可否见到远征舰队?”

    “没有我们也不太清楚。”

    “将军”副官抬起头来,朝中年将领看了过去。

    “你先回去吧!”中年将领朝传令军官挥了挥手。

    “是!”等到传令军官离开后,中年将领才转过身来,朝着前方的大海看去。

    显然,一切都迟了,来得太晚了!

    想到这,中年将领闭上了眼睛,捏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关。

    “将军”副官的神色也差不多,只是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

    “继续前进!”中年将领长出了口气“以牙换牙,以血还血。不管远征舰队是否被敌舰队歼灭,现在该我们登场了!”

    命令迅速传达了下去,庞大的舰队重新列队。

    速度较慢的战列舰组成了战列舰编队,位于舰队前方。速度较快的巡洋舰编队组成了两列编队,分别位于战列舰编队的侧后方。

    北面不远处,雾气蒙胧的海面上,另外一支庞大的舰队也在做着同样的准备。

    两个小时后,当两支庞大的舰队遭遇时,轰隆的炮击声响彻天宇。

    大明帝国与欧洲国家的第一场全面战争,也是海军风帆战奖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就此爆发。

    交战双方分别是:从帝国本土出发的,编有十二艘一等战列舰,三十三艘二等战列舰,二十艘一等巡洋舰,二十四艘二等巡洋舰,三十九艘三等巡洋舰,总计五万七千八百三十四名官兵的帝国南洋舰队。

    联合了英国、荷兰、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编有十艘一等战列舰,二十四艘二等战列舰,三十三艘三等战列舰,二十八艘一等巡洋舰,三十二艘二等巡洋舰,五十六艘三等巡洋舰,总计七万八千八百五十六名官兵的欧洲联合舰队。

    交战海域在英吉利海峡南端的根西岛与奥尔德尼岛之间。

    战斗从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傍晚。经过夜间短暂的休整之后,次日清晨,战斗继续进行,最终持续到了当天下午三点四十五分。

    从实力上看,双方相差无几。

    帝国海军南洋舰队的战舰更加庞大,且火炮威力更大。欧洲联合舰队则占据着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其巡洋舰更适合北大西洋的海况。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交战第二天的中午,另外一支舰队突然杀到。

    这就是常驻欧洲的帝国“远征舰队。”

    虽然该舰队只有八艘二等战列舰,二十四艘巡洋舰,但是对交战双方来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受到夹击之后,欧洲联合舰队迅速崩溃,舰队官兵的士气也受到严重打击。

    正在苦苦支撑的帝国南洋舰队则士气大振,并且转守为攻。

    接下来,不到四个小时之后,欧洲联合舰队溃散,输掉了这场海战。同时,联合起来对抗大明帝国的欧洲国家也彻底的输掉了这场战争。

    获胜的一方并没有什么好值得嘉奖的。

    是役,帝国海军总共损失了四十六艘战舰(其中三十四艘失去航行能力,在战斗结束之后被舰队自行销毁),另外还有二十八艘战舰在返回帝国的途中损毁。阵亡官兵一万八千五百四十四名,伤二万七千三百三十二名。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虽然帝国海军彻底粉碎了欧洲国家挑战帝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梦想,但是帝国海军也元气大伤,导致帝国国力一落千丈,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能力也被大大削弱。

    导致大明帝国与欧洲国家爆发全面战争的基本动力正是蒸汽机。

    堡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廉价商品涌入市场,不管是大明帝国,还是新兴的欧洲工业国,都需要大量资源,以及庞大的海外市场。

    也就是说,争夺海外资源与海外市场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

    实际上,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有人预料,大明帝国不可能永久霸占欧洲市场,更不可能永久控制庞大的海外领地,霸占全世界的资源,随着欧洲国家的兴起,大明帝国与欧洲列强的战争将在所难免。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明欧战争”前夕,大明帝国已经控制了几乎所有的资源产地与海外市场,包括朝鲜、日本、南洋、南亚次大陆、新大陆(大洋洲)在内的整个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地区成为了帝国的后院。琉球王国更是举国内附,成为了大明帝国的一个海外行省。

    另外,存在了数百年的奥斯曼帝国也逐渐走向衰落,其周边地区纷纷独立,并且成为了大明帝国与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与海外领地。比如,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几乎全在大明帝国的控制之中,北非地区则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只剩下了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以及欧洲东南端的一小部分领土。

    在此情况下,欧洲列强需要扩大海外领地,就必须得与大明帝国为敌。

    此时,蒸汽机成为了推动战争的必要因素。

    如果蒸汽机没有诞生,欧洲国家永远不可能在生产力上超越大明帝国,更难以在国力上与大明帝国媲美,也就没有资本与大明帝国竞争。

    当初,西班牙的惨败足以让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感到胆寒。

    随着蒸汽机推广,蒸汽动力的普及,工业生产效率以难以想像的速度提高,工业产品极大丰富,工业产能也远远超过了之前任何人的预料。

    堡业正是现代化战争的基础。

    随着工业生产能力提高,欧洲各国的军事实力也随之提高。

    虽然欧洲国家之间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有大不列颠王国的前车之鉴,几个主要的西欧国家首先认识到,要想提高欧洲在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就必须团结一致,对抗强大的大明帝国。

    英国,法国与西班牙,这三个欧洲元老级别的海上强国首先联合了起来。

    随后,荷兰,葡萄牙,以及位于地中海,刚刚完成统一的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个秘密联盟。

    除了意大利在战争前期退出联盟之外,另外五个西欧国家全头参与了与大明帝国的全面战争。

    当然,引发战争的只是一起微不足道的小事。

    对当时的欧洲国家,以及大明帝国来说,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消耗过剩的工业产能,并且打垮最强大的对手,无疑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战争爆发之后,西班牙首先向直布罗陀要塞发动了进攻,以期夺回扼守地中海出入口的门户,同时洗刷历史上的耻辱。

    当欧洲国家向帝国开战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帝国议政院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帝国进入战时状态的法案,同时将帝国的军政大权交于帝国内阁首辅,首辅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击败敌人,获取战争的胜利。

    随即,帝国三大舰队进行整合。

    东洋与北洋舰队分别抽调部分战舰加强到了南洋舰队。并且由南洋舰队统帅袁飞泓上将(当时,帝国海军率先确立具有现代化标准的军衔制度)率领舰队远征欧洲。

    可是,帝国的行动仍然晚了半拍。

    等南洋舰队跨越重洋,来到佛得角群岛(帝国前往欧洲的最后一站)时,设在该岛的港口已经被焚毁,大量军事设施也被摧毁,就连生活在该岛上的数千名帝国移民都不见了踪影,更别说驻扎在此的那支用来对付海盗的小舰队了。

    随即,南洋舰队以最快的速度开赴直布罗陀要塞。

    结果,迎接他们的是西班牙军队的炮弹。因为无法突破西班牙设在海峡西侧的防线,南洋舰队最终放弃了前往直布罗陀要塞的打算,准备北上寻找欧洲舰队决战。

    这样,就有了开始的一幕。

    按照袁飞泓的推测,常驻直布罗陀的帝国远征舰队已经全军腹膜了,欧洲舰队肯定做好了迎战的准备。要击败敌人,就得首先击败敌人的舰队,完成海上封锁,迫使敌人投降。若敌人不投降,再考虑袭击敌人的港口,并且派遣陆战队登陆作战。

    当然,袁飞泓并不知道,帝国远征舰队并没有完蛋,直布罗陀要塞也没有沦陷。

    西班牙进攻直布罗陀要塞的时候,远征舰队刚好返回要塞。随即,远征军统帅下令从北非港口调集物资,同时留下了一支二千五百人的陆战队坚守要塞。

    为了防止被欧洲舰队封锁在地中海内,远征舰队随即离开要塞,冲出了地中海。

    同时,驻扎在佛得角群岛的帝国远征军也迅速疏散了岛上的军民。

    为了防止敌人占领佛得角群岛之后,利用岛上的军事设施对抗帝国援军,守军在撤离的时候摧毁了岛上所有军事设施。实际上,直到战争结束,欧洲国家都没有想过远征帝国本土,也没有威胁到佛得角群岛。

    在获得了初步胜利之后,欧洲国家也就下一步行动产生了分歧。

    西班牙坚决主张巩固本土防御,认为大明帝国的援军即将到达,如果不能守住本土的话,任何胜利都将失去价值。

    英国则主张向美洲扩张,占领大明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

    法国则主张从北非进入印度洋,从而打击大明帝国在印度洋的势力。

    相对弱小的荷兰与葡萄牙则觉得应该见好就收,尽快与大明帝国媾和,而不是让战争持续下去。

    毫无疑问,五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打算。

    正是如此,在比斯开湾北部集结的欧洲联合舰队浪费了足足八个月的时间,都没有能够南下,也没有对帝国在北大西洋,以及非洲西海岸的军事基地构成威胁。结果,他们不但错过了歼灭帝国远征舰队的机会,还等来了强大的帝国南洋舰队。

    随后,帝国海军一举击退进攻直布罗陀要塞的法西联军,并且重建了佛得角群岛海军基地,开始巩固在北大西洋的军事优势。

    海战之后,旷日持久的“明欧战争”并没结束。

    从明历四百五十三年(公元1821年),西班牙军队进攻直布罗陀要塞算起,到明历四百六十六年(公元1834年)“明欧战争”持续了足足十三年。

    在这十三年间,双方海军交手数十次,虽然每一次的规模都不大,但是却迫使大明帝国不得不长期保持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北大西洋上活动。

    同时,双方的军队还在欧洲本土、北非、美洲,甚至大洋洲交战。

    十三年的战争带来的是难以估量的破坏。

    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在这场战争中,大明帝国一共损失五十五亿金元,欧洲国家也付出了至少一百二十亿英镑的经济代价。

    除此之外“明欧战争”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比如,在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中,随着大量平民死亡,各地都出现了缺乏劳动力的问题,特别是广泛分布在所有殖民地的种植园,更是严重缺乏廉价的,健康的劳动力。

    结果“人贩”登上历史舞台,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大洋洲,乃至南洋,欧洲,以及大明帝国本土。

    另外,欧洲各国在海军实力上无法与大明帝国抗衡,只能重新支持“私掠船。”

    为了对付欧洲的“私掠船”大明帝国不但花费重金,建造了数百艘速度较快的新式巡洋舰,还在各个殖民地建立了地区性舰队。同时,大明帝国也以眼还眼,开始资助本国的“私掠船。”

    一时之间,由各个欧洲国家在背后撑腰的“私掠船队”出现在了世界各地,并且大肆破坏海上贸易。

    毫无疑问,这是自马欢打通东西方航线以来,世界局势最为混乱的十三年。

    当然,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如此。